今年以来,百余名大学生怀着各自的憧憬,走进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参与见习。他们的专业背景不同、见习岗位各异,有的从事技术研发,有的为员工服务,还有的作为营业厅工作人员直接面向顾客……无论在哪个岗位,首次接触职场都给了他们全新的人生体验,他们中的不少人更在见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2009-2011年三年时间内,北京移动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2000个这样的机会。
经过两个月的见习,第一批到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见习的百余名大学生结束了“上班”生活,回到校园。据介绍,第二批见习生将于寒假前招募。作为共青团青年创业就业见习计划见习基地之一,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承诺每年将举办两期校园招聘,在2009-2011年三年时间内共计为2000名在校大学生提供见习工作机会。
北京移动提供见习岗位涉及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项目管理、技术服务、业务测试等多个方面。记者了解到,见习大学生的工作内容将围绕拥有我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国际3G标准之一——TD-SCDMA技术展开。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招收见习生不仅是用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人,通过见习让大学生们充分了解职场规则和我国通信行业的自主创新成果。
目前,北京移动已和北京理工大学等12所院校签署校企合作备忘录,每期见习为期2至3个月,本科生、研究生都可以参与见习,北京移动将为见习生提供人身意外伤害险、餐费及通讯费补贴等。见习生将与企业员工一同工作、参与公司各种活动,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充分实践专业知识,适应职场生活。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总经理何宁表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北京团市委的号召,尽全力支持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在更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号召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为大学生积累就业经验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见习故事
“见习经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在北京移动,第一批见习计划见习生分布在各个部门岗位,有的在大楼内办公室里工作,有的出现在各种展会上,有的被分到营业厅里。无论被分配到哪里,见习生的学习和实践都一样认真细致,就像信息系统部见习生王辰光说的:“平凡、细节、主动、奉献是我见习生活中最深的体会。”他们觉得,这段见习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50页“恼人问题”成了法宝
刘灵芝是北京交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研二的学生,和很多见习生一样,经过多轮选拔最终进入移动见习,“第一天是带着极大的自信来的。可是,刚一接触到实际工作,就被打击了。”
“我们的工作是接听电话,为公司员工提供电脑故障处理和各种技术支持。”刘灵芝说,她接到的第一个咨询电话是询问关于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的问题。“我对Outlook并不熟悉,面对听筒另一端的同事,那段短暂的空白让我紧张得直冒汗,我立刻告诉自己要冷静,记下了同事电话后去问师傅们。”
那天中午和同事吃饭的时候,她的情绪很低落,因为从未想过会遇到那么多自己不会处理的问题。“师傅们很体贴地安慰我,告诉我谁开始工作都是这样,只要细心积累慢慢也会变强的。”第一天的工作遇到的麻烦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天都在出现,虽然学习的是相关专业,但是处理这么多又这么细致的技术问题刘灵芝从未遇到过。于是,她一边工作一边记笔记,把各种不会的、不熟悉的技术问题用文档一个个记录下来,并给这个文档起名为“恼人问题”。两个月下来,“恼人问题”已有50页,上面记录的问题多达上千条,这也成为刘灵芝的工作法宝,每当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或是自己还拿不准,她立刻查看记录,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现在,回到学校的刘灵芝已经成了宿舍楼的网管,那些在工作中积累的知识成了她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们遇到电脑系统问题和网络问题都来找她。回忆两个月来的见习生活,刘灵芝说:“我的工作态度是不懂就问,学习方法是动手去做,这段时间对我的帮助和提高非常大。”她说,她的状态已经从学生向职业人士转变了,并且领悟到做学生是“索取”,而做工作则是“舍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