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刘慕华)最近,电话诈骗有卷土重来之势,各种利诱式、温情式、提醒式诈骗花样翻新。
昨日,市消委会秘书长邓国平透露,电话诈骗受害者中,中老年人占到了八成。他向社会各界提出了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的“五注意”。
中老年人易受骗
关于手机来电、短信诈骗,市消委会秘书长邓国平说,从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这些骗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冒用机关、银行、通讯运营商等单位名义打电话或发短信,诈称赠送、返款、银行扣费或透支等与金钱利益有关的事件;
第二、大多数诈骗来电或短信号码都是陌生手机号码,或显示为“+00019××××××”的网络电话号码,并非机关、银行、通讯运营商等被涉及单位的真正电话或客服号码;
第三、不法分子通过改号软件修改来电号码,冒用银行、电信等客服号码;
第四、不法分子能够准确说电话接收者的姓名、地址、保险、车牌号等个人信息,并以此套取信任。
邓国平说,值得注意的是,在消委会接到的投诉中,中老年人占被骗人群的80%。因此,年轻人应加强与中老年父母的沟通,增强其防诈骗意识。中老年人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后,要先将电话或短信内容告知子女或亲戚,共同商量之后鉴别真伪。
可疑电话、短信“五注意”
尽管电话诈骗犯罪已成为警方重点打击对象,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醒也不少见,但这类诈骗活动仍然较多。
邓国平指出,为防止电话诈骗,公众应恪守的原则是:绝不透露个人信息,绝不汇款。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提高防骗意识,即使对方如实说出你的任何个人信息,也不要回应是对还是错;
第二、在电话或短信中绝不透露自己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
第三、若怀疑来电有诈,可挂线再回拨,回拨不了的电话肯定属假。
第四、不要回复短信,不要回拨短信显示的对方单位或客服电话。对自称银行、电信、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时,要亲自与该单位联系核实。
第五、接到陌生、显示错乱号码的电话,最好挂线拒听,并尽快向公安局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