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5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财富》杂志高级编辑戴维•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在即将出版的新书《Facebook效应》(The Facebook
Effect)中透露,马克•扎克伯格在2005年4月融资期间,曾因面临道德困境精神崩溃,在酒店卫生间地板上嚎啕大哭。
当时扎克伯格需要作出一个艰难的抉择:撕毁与《华盛顿邮报》主席唐纳德•格雷厄姆(Donald Graham)的投资协议,转投Accel
Partners的怀抱。格雷厄姆是扎克伯格非常尊敬的投资人,而Accel
Partners则是那种“嗜血”的风险投资公司,但后者提出的条件更为优越。羽翼未丰的Facebook亟需资金,因此扎克伯格不得不选择后者。
Facebook前副总裁马特•科勒(Matt Cohler)透露,当时Accel Partners的联合经营合伙人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与时年仅20岁的扎克伯格和其他Facebook高管共进晚餐。尽管布雷耶尽力活跃气氛,扎克伯格仍然看起来很不舒服,随后他起身去了酒店的卫生间,很长时间都没出来。
科勒于是前去看看他是否身体不适,结果发现扎克伯格蹲在地板上嚎啕大哭,说:“这样不对,我不能这么做,我作出了承诺”。科勒安慰他说:“你何不直接打个电话给格雷厄姆,看看他怎么说?”扎克伯格又过了一段时间才平静下来,回到餐桌上。
扎克伯格最终还是打电话给格雷厄姆,吐露了自己的两难境地,格雷厄姆慷慨地解除了协议,为追究其任何责任。格雷厄姆还对年轻的扎克伯格的“道德成熟”赞誉有加,称:“我当时对自己说,‘对一个20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可真不容易,他不是打电话来告诉我说要接受另一个人的投资,而是跟我商量这件事情。’”
扎克伯格本人和Facebook公司均为证实此事,不过同样也未否认,由于科勒仍然担任Facebook的“特别顾问”,很难想象他会随意编造这个故事,而且Facebook很可能对《Facebook效应》中的这一章节表示允许,否则会要求加上自己的反驳意见。
分析人士指出,Facebook没有理由反驳这一轶事,因为这强调了扎克伯格是个重视道德、信守诺言的人,有利于改善他的形象。
《Facebook效应》中还透露,当时年仅20岁的扎克伯格先后拒绝了多家投资机构伸出的橄榄枝,包括:
一家曼哈顿投资机构2004年提出向Facebook投资1000万美元,当时Facebook仅有来自30个大学的10万用户,扎克伯格“根本没认真想过接受”。
2005年上半年传媒巨头维亚康姆提出以7500万美元收购Facebook。
2005年下半年维亚康姆提出以15亿美元现金加股权收购Facebook,而扎克伯格称:“我不需要任何钱,另外,我不认为我能想出像Facebook这样好的点子来了”。
2006年夏雅虎提出以8.5亿美元现金收购Facebook,扎克伯格可能接受10亿美元现金的出价,但是雅虎只愿意支付8.5亿,因此同样遭到拒绝。
此后微软曾试图以150亿美元收购Facebook,但扎克伯格想要保持完全的控制权,因此也未谈拢。(黄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