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前焦虑家长有六忌 是什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对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和家长,平生第一次离高考这么近,感受到与高考这么密切相关。是兴奋、期待、焦虑,还是兼而有之?

今天我们就与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毕希名会长、心康心理学专修学校王辉校长、青医附院营养科韩磊医师一起,来谈谈高考冲刺阶段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的误区以及家长们应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平常心应对高考

据我市心康心理学专修学校王辉校长介绍,每年高考临近,总有些考生患上焦虑、失眠、出汗、食欲不振、厌考等“高考综合征”,如果“矫治”不利,有可能影响到高考成绩。对此,王校长说,充足的睡眠、轻快的音乐和适度的锻炼,都有助于考生负性心理的释放。越是大考临近,越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不妨将其想象成一次普通的考试,这样就会为自己减轻心理负担。此外,王校长还为考前容易紧张、焦虑的学生开出了几个“小药方”。

“药方1”

强化自信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实力和心理素质的水准,实事求是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进行有的放矢复习,要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不要盲目地与比自己强的同学攀比,每个学生只要发挥出自己的平时水平就是成功。

“药方2”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面对考试,如果出现过度焦虑,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暗示来排解。如“今天精神真好,我能考好”、“紧张是正常的,没关系,做个深呼吸,放松”、“太棒了,我又做完一题”……

”药方3“

调整和优化情绪最后的复习阶段应该每天做点题目,但不要太多、太难,时间不要太长。要注意变换复习形式,可以将几门课程交替进行,最好是文理相间。

学生家长切记六忌

青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毕希名会长说,学生高考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家长们要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忌如临大敌

进入高三后,家长身上表现出的“考试焦虑症”,不仅会直接感染学生,而且会使家长自己失去冷静。所以家长们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注意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

二忌唠叨不休

不要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更不要用“要为父母争口气”等言语刺激孩子。过分的叮嘱只会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三忌照管过度

过分的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学生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

四忌期望过高

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家长要做孩子制定高考目标的指导者。

五忌盲目攀比

不要对孩子说其他学生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的言语,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要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努力发现孩子每时每刻的进步,同时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六忌反差太大

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过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样未尝不可,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逛逛街。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