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简介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甘肃简称甘或陇,位于中国的腹部地带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旧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得省名。甘肃省许多地方是古代陇西郡的辖地,故简称陇。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折合6.8亿亩,人均34亩,居全国第7位。地型大体是"三山三草二沙一林一分田",即:山岳2.5亿亩,草场2.5亿亩,沙漠戈壁2亿亩,林地5400万亩,耕地52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
2、人口
2001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575.2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5‰,下降0.82个千分点。城镇人口631.19万人,占总人口的24.5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甘肃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拥有汉、回、藏、东乡、蒙古、保安、裕固、撒拉、哈萨克、满、维吾尔等民族。少数民族227.6万人,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是甘肃省特有的3个少数民族。
3、行政区划与省会城市
甘肃全省设5个直辖市,7个地区,2个自治州,86个县。
省会城市兰州市,是陇中皋兰山北麓,黄河流经市区。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要冲,天兰、兰新、包兰、兰青等铁路通车后,地位更显重要,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现有人口280万人,也是我国西北第二大城市。
4、资源
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94种,其中居全国第一位的矿种有镍矿、钴矿、铂族金属(铂、钯、铱、铑、锇、钌)、硒矿、铸型用粘土、饰面用蛇纹石等6种。经过几十年建设,甘肃已建成了以冶金、石化、能源、机电、建材等骨干的旬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现已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6540多个。
甘肃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作物种类繁多,有小麦、玉米、青稞菜20多种,经济作物有中部的沙棘、发菜、甘谷的辣椒、兰州的白兰瓜、百合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有用矿产145种,矿产2500多处。
兰州是全国地理中心,兰新、包兰、陇海、兰青四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新建的宝中(宝鸡中卫)线已全线贯通。兰新铁路复线已于95年5月全面建成。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20多条航线。
全省已实现地、州、市电话交换程控化,兰州可直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等新功能业务正在快速扩展。
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著名的旅游点有"东方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藏传佛教圣地夏河拉卜楞寺,道都圣地崆峒山,天水麦积山,古长城西端的嘉峪关等。
二、国民经济情况
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1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5亿元,增长9.4%。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173元,增长8.8%。
2001年,全省粮食产量75.3亿公斤,比2000年增长5.57%。2001年棉花、药材、蔬菜、甜菜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72.17%、53.83%、19.50%和19.03%,烤烟下降30.93%,油料下降7.82%。
2001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21.0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5%,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33万公顷,下降49.23%。森林覆盖率达9.37%。
2001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65.13万吨,比上年增长6.94%;水产品产量1.47万吨,增长4.29%。
2001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22.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6%。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8.23万公顷,增长0.08%。农田受灾面积157.56万公顷,下降21.38%。
2001年,全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全省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6.49亿元,增长11.51%。其中,轻工业完成47.22亿元,增长9.85%;重工业完成269.27亿元,增长12.38%。集体企业完成41.61亿元,增长9.7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10.29亿元,增长12.40%2001年,全省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7%。产销率达96.99%,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4.72%,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2001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省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增长17.92%。
200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2%。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住宅投资6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3%。
2001年,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573.1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86%;旅客周转量226.84亿人公里,增长10.03%。
2001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9%。
200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43亿元,比上年增长9.02%。其中:城市零售额255.87亿元,增长9.3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39.56亿元,增长8.4%。全省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4.0和99.6。
2001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76%。其中:出口总额为4.76亿美元,增长14.78%;进口总额为3.03亿美元,增长95.73%。
2001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3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74亿美元,增长19.31%。
2001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3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74亿美元,增长19.31%。
全省2001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2.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6%;全年国内旅游收入21.26亿元,增长14.44%。旅游外汇收入0.45亿美元,下降17.98%。
200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15.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2%;贷款余额1268.39亿元,增长8.5%。年末企业存款达539.77亿元,增长17.68%;居民储蓄存款达920.71亿元,增长12.47%。全年保费收入19.70亿元,增长14.2%。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2.91元,比上年增加466.66元,增长9.4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420.31元,增加293.84元,增长7.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8.61元,比上年增加79.91元,增长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