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待价而沽的现象已成过眼烟云,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一些大学生们降低自己的薪酬期望值。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身价的缩水、没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当心情遇到“薪情”,不同的态度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迷惘族:丢掉精英意识
李陶陶是一所名牌大学新闻专业2003年毕业生。刚毕业时,她的求职目的很明确:非国家机关或外企不去,月薪低于3000元不去。几经周折,陶陶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月薪1500元。
陶陶住在武昌,早上8点半要赶到公司打卡,迟到一次扣工资100元,上班看报扣50元,午餐每月用去150元……大半年了,陶陶拿到手的薪水从没超过1000元。想想自己的收入还不如前几年进公司的小文员,她心灰意冷。
陶陶想辞职去读研究生。她从网上的一份调查中看到:硕士毕业生月平均起薪是3300-4000元。但她又担心:3年硕士读下来,今天待价而沽的硕士,3年后,是不是又和本科生一样供过于求呢?
点评:
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现在的大学生价格正在与市场接轨,大学生不再是“物以稀为贵”,在用人单位人才制度趋于成熟、人力资源饱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要丢掉“精英意识”,在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
进补族:被需要才会有高薪
22岁的耿华是某理工大学计算机系2003届毕业生,毕业3个月后才在一家计算机公司找到工作,职位是项目助理,起薪1200元。
上班不久,耿华就发现,公司里有一些老白领,虽然工作经验丰富,技术方面也小有成绩,但他们安于现状,忽视自身素质提高。耿华记得一位职业专家说过:“高薪者若不学习,不要5年就会变成低薪。”
耿华开始了“教育进补”计划,他在母校为自己选修了IT管理、IT产品研发的研修班,这些课程几乎占去了耿华所有的业余时间。但耿华相信,3年以后,当老员工的“老本”吃完,自己在公司将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低薪”变“高薪”就不是奢望了。
点评:
人才市场最近出现了一种新概念:未来的求职竞争将不再是学历、年龄、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历之外的“素质训练”竞争。就业竞争加剧,职业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单一技能者想拿高薪越来越难,选择工作是要有成本的,如果把这些成本投入到自我知识更新上,寻找工作的成本就会降低。
奋进族: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还在江汉大学读书的时候,万岷就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想进皇家科学院工作,知情人告诉他:在那里,工作是十分劳累的,报酬却很少。法拉第毫不在乎地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年8月万岷应聘进了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做市场调查,起薪800元。万岷却把这份工作当作人生第一个“实验课堂”。公司给调查人员制定了一张调查表,万岷仔细琢磨,发现表格上有一些疏漏之处,他将调查外围扩大到新建楼盘附近的生活环境配套,商场、菜场、学校、医院的分布,噪音和扬尘污染……他还画出了一张武汉三镇公交线路行驶图,每班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在哪些主干道上穿行,开班和收班时间等,对公司开发新楼盘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万岷很快脱颖而出,他的市调报告被董事长当作公司的“调查范本”。不到半年,万岷被提升为市场部主任,月薪加到2000元;前不久又升任开发部经理,薪水加到了4000元。
点评:
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
………………
寻找薪资“平衡点”
受访人:武汉华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余贻春
许多应届毕业生参加面试,当被问及:“你的期望工资是多少?”往往会不知所措。或是盲目抬高身价,或是把价位压得过低,这两种对求职者都不利。
学历、能力是“要价”的砝码。在一些大公司,高学历被认为代表着高素质,而对于一些小公司来说,也许他们更情愿要一般的实干型人才。
市场行情是“要价”的尺度。一般来说,大多数职位在市场中都会有一个比较公认的薪酬价格,在求职前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你要应聘的职位在同等类型、规模的公司里的行情价是多少“打探”清楚。
薪资行情只是大致标准,你所应聘职位的可替代性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要价”的资本有多少。职位可替代性越小的,要价的资本就越高。如果是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