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主要的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及风暴潮、 地震及海啸等。现分述如下:
洪涝:华东大部分地区多涝,其中东部沿海、淮河 流域平均2~3年就发生1次洪涝灾害。例如1954年江淮流 域特大洪水, 30万平方公里严重受灾, 4755万亩农田被 淹, 1888万人陷入困境,11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200亿 元。又如1980年洪涝,安徽、江苏、浙江稻谷产量减少近 40亿公斤。
干旱:黄淮平原是全国干旱最重的地区之一,近30 年来受旱25--30次,其中重旱8--10次,每年受旱70天;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0年来发生夏旱25次、秋旱8次,每年 受旱30天。
台风及风暴潮:台风登陆以台湾、福建居多,而且 60%为强台风, 1988年7号台风在浙江登陆, 41县受灾。 房屋倒塌2万间,淹没农田320万亩,死亡160余人,刮断 电线杆4万根,直接损失11亿元。台风有时造成严重的风 暴潮。东南沿海解放后发生严重的风暴潮31次,死人万记,其中 象山县纵深10公里一片汪洋,淹农田11万亩,毁房7万 问,死亡4000余人。
地震及海啸:台湾是我国地震活动强烈地区, 1900 --1973年发生8级地震2次,7--9级地震31次,多发生 在台湾岛东部及其以东海域。 1781年台湾海峡地震海啸造 成严重伤亡。山东东部、福建沿海地震活动也比较强烈,历 史上曾分别发生8。5级和8级大震。长江下游地区地震活动 中等,在黄海海域和长江下游西侧发生过若干6级左右的地 震。 此外,长江下游地区的冻害经常使越冬小麦、油菜、柑 橘、茶树遭受重大损失;黄淮平原的盐碱化、黄河与淮河的 滩地及人海口滩涂共1600万亩蝗虫适生区,都严重地影响 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除此之外,一些大城市的地面下沉与海 面的上升问题也日益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