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版飞龙的故事:
图为浸泡在酒精玻璃瓶中的“飞龙”标本,这枚小赝品“飞龙”系雄性,体长近1米。
文/安利奎
英国文物收藏家阿里斯泰尔米切尔近来遇到一件稀罕事:老友戴维哈特求他帮忙鉴定一件“传家宝”。这是一个体积硕大的金属锡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个1米多高的酒精玻璃瓶,玻璃瓶是密封的,里面酒精溶液浸泡的竟然是一枚只有神话传说中才有的“飞龙”标本!不过米切尔认为,它只是一件做工考究、用橡胶做的赝品而已。他还发现随同这只
玻璃瓶一同珍藏的一张业已泛黄的小卡片上面,密密麻麻用古代德语记述了小“飞龙”背后一段曲折的故事。
原来早在19世纪90年代,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彼此竞争激烈,相互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德国科学家为了戏弄对方,想出了一个“损招”,炮制出一件石破天惊的“飞龙”标本向“英国佬”献宝。德国人“盘算”这样既可争得“首度发现”的荣耀,如果英国人相信又能“恶心”对方,可谓“一箭双雕”。然而事与愿违,当标本被送到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时,英国科学家一眼识破,信手将其扔进了垃圾箱里,而戴维哈特的祖父当年就在这个博物馆当守门人,他无意间在垃圾堆里发现并爱不释手,遂带回了家收藏。就这样,险些被当做垃圾扔掉的小“飞龙”被哈特家族当做了“传家宝”,世代相传。传到孙子戴维哈特手上时,他却嫌这东西太占地方,索性扔到了自家车库里。
这枚小赝品“飞龙”系雄性,体长近1米,从身上残留的胎带判断,它应该是被从母体子宫中经“剖宫产”直接取出来的。小“飞龙”的背部长着一对小天使般的飞翼。
中国版飞龙的故事:
飞龙的传说
明初,朱元璋为巩固西北一带防线,派征虏大将军冯胜到河西走廊一带驻防,并准备在那里选址建关,以防止塞外蒙古瓦刺族的入侵。冯胜到处视察,寻找关址,最后决定在龟盖山上修造一座雄关。他很快请来了能工巧匠,在山上放了线、钉了木桩,准备第二天破土动工。谁知第二天一早,冯胜来到工地一看,发现地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他一边派人四处寻找,一边叫来昨夜值班兵士询问。值班兵士禀报说:"昨夜我值班时,不曾合过一眼,到四更时分,骤然狂风四起,刮得天昏地暗,风停后,再看地面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了。"正在此时,到别处寻找线、桩,士兵气喘嘘嘘的跑来报告:"丢失的线、桩已在狭谷北面的嘉峪山坡上找到了。"冯胜将信将疑地跑到那里一看,桩和线整整齐齐地钉在山坡上,真是惊讶不已,静下心来再仔细观看这里的地形:只见南面祁连山白雪皑皑,北面马鬃山连绵不断,西面是广阔戈壁滩,东面绿洲片片,还有淙淙流淌的股股泉水。脚下,山势平坦,方圆还有五十亩地大。若在这里建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汤。进而细想,当初选址在龟盖山,那里是讨赖河下游,夏季由于祁连山积雪的大量融化,洪水冲关而过,会致使全军覆没。越想越感到庆幸,"真是天助于我而改关址也"。冯胜立即上奏皇帝,随后,大兴土木,修筑了一座长220丈的嘉峪关城。
据传说,关城改址完全出于关云长显灵指点。老百姓为纪念他,便在关城内修了座"关帝庙"。庙由大殿、陪殿、过庭、牌楼等构成,面积约720多平方米,建造得十分富丽堂皇。许多人为表虔诚,还自愿集资捐款,用重金买了一颗宝珠,嵌在大殿顶部。从此后,宝珠日日夜夜放射出夺目耀眼的光芒。一天傍晚,突然天空黑暗、黑云压顶、电闪雷鸣,全城百姓惊恐万分,纷纷跑出家门观看,猛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突见两条巨龙在空中飞舞,一直飞入关帝庙,再也不见出来。第二天,雨过天晴,人们纷纷来到关帝庙一看,在大殿顶部安放宝珠的两旁,各有一条巨龙,栩栩如生,正好构成一幅"二龙戏珠图"。这个神话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http://www.lsfyw.net/Article/Class105/Class107/200409/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