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最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因此,在发作得到控制后的间歇期宜采取积极措施,以达到减轻和减少再发作的机会,可采用下列几种措施来预防发作:
(1)避免接触过敏原,找出诱发因素:要详细了解患儿每次发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情况,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清除病灶
(及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龋齿等),避免过劳、淋雨、奔跑及情绪方面的刺激。
(2)免疫增强剂:胸腺肽、灭活卡介菌、气管炎菌苗、核酪、麻疹疫苗等,使用这些制剂的目的是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淋巴细胞的增殖,产生非特异性IgG,从而提高患儿免疫机能。卡慢舒溶液是免疫促进剂和调节剂,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
(3)色甘酸钠与酮替芬的应用:色甘酸钠的衍生物是酮替芬,二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引起哮喘发作的化学介质释放,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外源性哮喘疗效显著。使用方法:色甘酸钠须吸入用,每粒含20mg,每次吸入20mg,每天吸4次,一般仅适用于学龄期儿童,可在患儿好发季节前1~2周使用,连用1~2月后如症状明显好转,可酌情减为每日仅早晚各用1粒,用至发作期结束。吸入药粒时,要注意面部向上,以保证尽可能多的药粉吸入呼吸道,较小的孩子自己吸入有困难时,家长可以试行在给药器的另一端吹气的办法帮助患儿吸入。停用时,注意逐步抽减,以免症状发生“反跳”现象。使用色甘酸钠时可同时合用酮替芬,每日0.08~0.1mg/kg,最大剂量每日2mg,疗程至少8周。
(4)锻炼身体:要从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小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哮喘敷贴后怎样护理?
(1 )哮喘敷贴在每年伏天进行,一般需连续治疗3年为一个疗程。每年约三伏天开始用敷贴法,每伏敷1次,每次敷2小时,每天最好在11~13时进行。
(2)敷贴穴位为百劳、肺俞、膏肓
3对穴位。每次敷贴选2穴,每穴1只药饼,6只药饼分3次用。家长和护理人员应正确地敷贴上述穴位,同时对寒喘还是热喘要辨清,正确选择药物,不能搞乱、搞错。
(3)每年敷贴开始,护理工作量繁重,病孩多,陪伴多,护理工作忙乱,家长要紧密配合,做好小儿的工作。注意观察病情。
(4)由于哮喘敷贴是在伏天进行,天气酷热,治疗诊室要通风,环境安静,必要时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中暑发生。
(5)每次敷贴后,都应检查敷贴部位有否异常反应,如红肿、皮疹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处理损伤部位。
(6)治疗结束后都要记录治疗药物、穴位、次数、主诉、症状及副反应,并指定下次敷贴时间。
哮喘怎样辨证施护?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但患儿不要直接吹风。防止烟尘、煤气、油漆味进入室内,病室内不放鲜花,以免吸入花粉引起发作。被褥和枕头,使用前须在太阳下晒过,保持清洁干燥。喘促时常不能平卧,故需准备2~3个枕头。
(2)加强观察,并找出发作规律与诱发因素。若见到鼻痒喷嚏、流清涕、干咳胸闷等,多属发作先兆,应及时服用药物或提前服药预防。
(3)哮喘发作时以半流食饮食为主,饮食宜清淡可口、营养丰富,但不能让患儿吃的过饱,过饱也易导致发作。避免吃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鱼、虾、蟹、海带等。热喘病儿可予温凉饮料,寒喘病儿可予热的饮料,虚喘可用太子参15g煎水代茶。
(4)发作时宜取半卧位,以利呼吸肌运动,增大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并吸入氧气,减轻低氧血症,防止代谢性酸中毒。
(5)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鼻垢和鼻内分泌物。注意口腔卫生,因发作时张口呼吸,故每隔5~10分钟,即可喂些温开水,保持口腔粘膜湿润。
(6)针刺平喘:寒喘取肺俞、风门、列缺、尺泽等穴;热喘取膻中、丰隆、天突,定喘等穴;虚喘取太渊、太溪、肺俞、肾俞等穴。手法要轻揉,中等度刺激,不留针。
(7)推拿平喘:先推胸腹部(以华盖、膻中为主)、腰背部(自上而下,以肺俞、膈俞、命门为主)、脊柱及其两侧接着按肺俞、膈俞。
(8)增加服中药次数:对哮喘较重或哮喘持续状态,每日两剂中药,采用少量频服或睡前、晨起增加1次的服法,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或缓解症状。
(9)哮喘多见于年长儿,反复发作者常易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医护人员和家长必须耐心做病儿思想工作,消除对此病的恐惧与悲观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支气管哮喘患儿能进行预防接种吗?
预防接种是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积极措施。小儿时期,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患各种传染病,因此,必须进行多种预防接种。由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而预防接种使用的疫苗多为蛋白质(系完全抗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患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心存疑虑,唯恐用后诱发哮喘。
其实,除非正处在哮喘好发期或发作状态,哮喘儿童都可以进行正常的预防接种。近年来,临床上常用麻疹减毒疫苗、灭活卡介苗等防治哮喘,它的机理是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淋巴细胞的增殖,产生非特异性IgG,从而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但是,对于某些接种后反应较强烈的菌(疫)苗,接种时剂量可以考虑酌减些。少数对鸡蛋清有过敏史的儿童,因为某些病毒性疫苗自鸡胚中制备,所以不宜接种。
经验方:
桑白皮12g,麻黄3g,法夏5g,炒杏仁6g,黄芩10g,银杏10g,生石膏30g,瓜蒌12g,阿胶1 0g(烊化),麦冬10g,生甘草3g,苏子5g。
方中麻黄、苏子、桑白皮、生石膏既能解表,又兼清肺降逆;法夏、瓜蒌、杏仁、银杏专化浊痰,宁嗽定喘;黄芩、生甘草、麦冬、阿胶清肺窍浊热兼益气生津,急、慢性哮喘均可用。
临床上还可以根据小儿哮喘的特点把它分为4型。
(1)风寒型:大多发热不明显,头痛,多涕,无汗,喉中哮鸣,痰多呈泡沫状,舌苔薄白,用下面药物:
麻黄3g,桂枝5g,细辛2 4g,干姜3g,五味子5g,白芍6g,射干6g,法夏3g,甘草3g。
(2)风热型:呼吸气促,喉中痰鸣,阵咳、痰黄稠不畅,胸闷面赤,或有发热,小便黄,大便干,舌苔黄。用下面药物:
麻黄5g,炒杏仁6g,生石膏18g,生甘草5 g,桑叶10g,黄芩10g,海浮石12g,瓜蒌12g,海蛤壳10g。
(3)火郁型:喘息气粗,吐痰粘稠,面赤唇干,津少,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用下面药物:
生石膏30g,知母6g,炙桑皮10g ,玄参10g,粳米12g,炒杏仁6g,紫菀10g,款冬花10g。
(4)肺阴虚:呼长吸短,动则喘促加剧,面色FDE0白,小溲清长,大便多溏,用下列药物:
太子参9g,黄芪12g,茯苓10g ,炙草3g,附子10g,白芍6g,五味子3g,麦冬10g,天冬10g,乌梅1枚,生姜3片。
慢性支气管喘息缓解后,可用核桃肉500g,冰糖500g,炒杏仁250g,白果250g共捣成泥,每晨服 1匙,连服3料,可防复发。
热性哮喘的药膳方有哪些?
(1)南杏桑白煲猪肺:南杏仁20g,桑白皮15g,猪肺约250g,将猪肺切块,用手反复挤洗,去净气管中的泡沫,南杏仁用开水泡去皮,桑白皮洗净,共放瓦煲内,加水上火煲熟,用油盐调味,分次饮服。
(2)芦根竹茹粥:鲜芦根150g(干者减半),竹茹15g,生姜3片,大米100g,将芦根洗净切段,与竹茹同煎取汁,以药汁与大米同煮为稀粥,粥将成,加入生姜稍煮,以油、盐少许调味,分2次食用,连服3~5次。
(3)百合白果汤:百合、白果(剥壳用仁)各10g,将二味洗净,用水煎煮,温服,1日2次。
(4)柚子皮百合汤:百合50g,鲜柚皮150g,将前二味洗净,水煎2~3小时至烂熟,加白糖50g,每剂分3 次服完,1剂/日,3次1个疗程。忌食萝卜、鱼、虾。
(5)蛤蟆鸡蛋:鸡蛋1个(以白鸡下的为佳),活蛤蟆(癞蛤蟆)1只,将鸡蛋填入蛤蟆口中,并强其吞下,然后,用牛皮纸和线将其包捆好,用阴阳瓦两块盖好,外面抹上半指厚的泥巴,入炉烧烤。待泥巴干,蛋熟后揭瓦,剖蛤蟆腹取蛋,剥去蛋壳食之,随后,再饮少量黄酒。一般1~2次,即可见效。
(6)贝梨清肺定喘膏:川贝、生石膏、橘红各30g,雪梨6个,前胡13g,杏仁20g,甘草10g,冬瓜条100g,冰糖1
50g,白矾适量。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用清水二碗半煎取药汁一碗,备用,再将冬瓜条切成小粒,川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细粉,雪梨去皮捣烂,加入少量白矾水。将各味及药汁一起倒入大碗内搅匀,隔水蒸1小时,使成粘稠膏状即可,每次服1汤匙,分多次食用。
寒性哮喘的药膳方有哪些?
(1)干姜茯苓粥:干姜5g,茯苓15g,甘草3g,大米100g。干姜、茯苓、甘草先煎,去渣取汁,再与大米煮成稀粥,用油、盐适量调味,分2次服。
(2)杏苏莱菔粥:杏仁、苏子、莱菔子,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粥,粥将成时加苏叶,再煮数分钟,去苏叶,加油,盐调味,即可食用。
(3)五味子南瓜:南瓜1个(约1500g),五味子3g,冰糖60g。南瓜洗净去籽,填入五味子及冰糖,隔水蒸熟至冰糖溶化,去五味子渣,每日服2碗。
(4)双杏煲牛胎盘:牛胎盘
1个,甜、苦杏仁各15g,白酒、姜汁适量。牛胎盘洗净,浸泡几小时后,再用开水烧一滚。取出切块,入油锅稍炒,加清水、白酒、姜汁适量,同时加入甜、苦杏仁,用沙锅煲至烂熟,分次食用。
痰火犯肺型哮喘的药膳方有哪些 ?
(1)川贝蜂蜜汤:川贝母6~12g,蜂蜜15~30g,川贝母研末,加蜂蜜与水炖服,每日1次,连服20~30日。
(2)羊胆汁蒸蜂蜜:鲜羊胆汁、蜂蜜各120g,二味混匀后隔水蒸2小时,装干净瓶备用。每次15~20g,早晚各服1次,服用时间可据病情而定。
3)杏仁萝卜炖肺:苦杏仁15g,白萝卜500g,牛(猪)肺250g,萝卜与肺洗净切块,与苦杏仁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炖至熟烂,调味服用,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30日。
肺虚型哮喘的药膳方有哪些?
(1)珠玉二宝粥:生怀山药、生薏仁各60g,柿饼霜30g,先将怀山药、薏仁打烂煮至烂熟,柿霜饼切成小块,加入,再煮成糊状,随意服用。
(2)黄芪炖乳鸽:黄芪、怀山药、云苓各30g,乳鸽1
只,盐、味精少许。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各药,共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盐、味精调味。每隔3~5日服食1次,可常用。
(3)黄芪膏:生黄芪60g,怀山药、蜂蜜各30g,鲜茅根15g,甘草6g。先将怀山药、甘草打成细末,再将黄芪、茅根略煎,去渣取汁1碗,加入怀山药、甘草末,文火煎,用筷子搅拌成膏,煮沸即可,加入蜂蜜,稍沸即成。分几次服用。
(4)白及炖燕窝:白及10g,燕窝9g,蜂蜜少许。先将燕窝放碗内,用温开水浸泡,去杂毛,与白及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约2小时,加入蜂蜜调味,即可服用,可常用。
肾阴不足型哮喘的药膳方有哪些?
(1)虫草炖鸭子:冬虫夏草15g,老鸭1只。鸭去毛及内脏后,将虫草放入鸭腹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后,调味服食。每周1~2次,连食4周。
(2)二子煮猪肺:诃子6g,五味子20粒,猪肺1具,猪肺反复搓洗,去气管内泡沫后切块,与药一起加水炖煮至烂熟,调味后吃肺,喝汤,每天1次,连服7~10日。
(3)白及燕窝汤:白及、燕窝各12g,冰糖适量,燕窝洗净,与白及一起放砂锅内,以文火炖熟后,滤去渣取汁,加冰糖调味,早、晚分2次服,连服10~15日。
(4)杏桃菠菜籽汤:甜杏仁15g,核桃仁6g,菠菜籽5 g,各味洗净,加水煎汤服,每天1次,连服15~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