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
司马炎出生于公元236年,史称晋武帝。虽然名义上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但西晋真正的根基还是他的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和父亲司马昭在世时奠定的。河南温县司马氏是汉魏时期的世家大族,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先后经历过曹家四代君主,当曹操、曹丕、曹睿在世时,他倒也不敢轻举妄动。但上天不佑曹氏,聪明有为的魏明帝曹睿年纪轻轻就去世,司马懿突然发动政变,杀死了执掌朝政的大将军曹爽,从此掌握朝廷大权。
在司马懿的努力下,曹氏王族势力越来越微弱,连废立皇帝的大权都握在了司马氏的手里。在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废掉了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司马昭又杀死曹髦,改立了更容易操纵的曹奂。面对如此形势,曹髦在激愤至极时曾经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名言,使得司马昭在后世成了野心家的代名词。
如果事情不出意外,已经做了晋王的司马昭本来可以顺利坐上皇位,但他命运不济,在称帝前夕突然病死,建立晋朝的责任就落到了长子司马炎头上。公元266年1月,司马炎接受了曹奂的禅让,正式登上皇位,改国号为晋,年号泰始。从此曹魏的天下换成了司马氏的天下,三十岁的司马炎成了晋朝的开国皇帝。
虽然从曹奂手中接过帝位的道路很顺利,但在此之前,为了成为司马昭的继承人,司马炎却和司马攸进行了一场暗地里的争斗。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同母弟弟,曾经被过继给司马师做继承人。按照司马家族的计划,司马昭本应把位置传给哥哥司马师的后人,而且司马攸才学出众,深受司马昭的喜爱,是司马炎强劲的竞争对手。于是司马炎拼命与司马昭身边的要臣交好,让他们在父亲面前为自己说好话,这样的工作做了很久,最后司马昭觉得弃长立幼可能会造成政权不稳,终于还是选定了司马炎。幸好这个决策做出得还算及时,因为三个月后司马昭就去世了,如果在他临终前还没能最后拿定主意,恐怕司马氏家族中又要发生一场夺位之争。
有了这么一场争斗做背景,司马昭夫妇都很担心,临终时都留下遗言要司马炎善待司马攸,一定不要报复他。司马攸是个行为举止很有气度的人,说话做事总是合乎礼法规范,谁也抓不住他的过错,司马炎在他面前也不由得小心谨慎,每次总要斟酌半天,想好了词句才敢开始和他说话。就这样,一场风波之后,司马氏兄弟之间依然尽量平和地相处,至少在面子上还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