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的發展:
小提琴早在中世紀就有了雛形,但是大提琴卻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出現。大提琴最早由古低音中提琴(viola da gamba)發展而來。出現在十六世紀初,當時的名稱為「Viole da Braccio」,早期的時候只有三條弦(F-c-g),不久便擴充為四條(降B'-F-c-g)。後來也有五弦、六弦琴(viol)出現,不過都不符合一般演奏的習慣,實用性不高。所以後來,又綜合了維奧爾琴的優點,發展出現代大提琴的格式(C-G-d-a)。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大提琴的變革相當大:包括五弦的設計再度復出,另外還有一種將體積縮小的設計,可以用小提琴的持法演奏的大提琴,稱為「Violoncello piccolo」,巴哈還為這種琴寫了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然而現代大提琴的規模卻要一直到1710年才大致底定,義大利著名的製琴師安東尼‧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將琴身制訂為75至76公分,成為現代大提琴的基本規格。十八世紀以後,大提琴的指板和琴頸加長、琴橋提高、琴弦也變得較細而緊繃,現代大提琴的規模才告完成。但是在那個時候,還有其它的同性質樂器,如叫做 Arpeggione的六弦樂器(舒伯特還為它寫了一首著名的奏鳴曲,現在大多用大提琴演奏。但因為它的音域包含了六條弦,所以技巧特別困難)。
大題琴基本介紹
大提琴的時代歷經十九世紀的發展,以及二十世紀大提琴家的努力,今天的大提琴早已不再只是三百年前僅作為低音伴奏的樂器。它豐富的表現力以及強力的抒情性格,深深的受到世人的喜愛。在卡薩爾斯後,我們甚至可以很驕傲的宣稱大提琴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如今在二十世紀我們所嚐到的是五百年來大提琴發展所累積下來的豐盛果實。
然大提琴從十六世紀就開始發展,但是卻要到二百多年前鮑凱里尼才為大提琴音樂開闢新天地,從此它不再只是一樣單純的低音伴奏樂器。
大提琴(Cello或Violoncello)是提琴家族裡的低音樂器,它的音域相當廣泛,四根弦(C-G-d-a)可奏出中央C以下二個八度到高音E的音域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中低音域。如果要和人聲作比較,大提琴是個相當稱職的男中低音,也是個不錯的次女高音。由於大部份音域位處中低音的關係,大提琴雖然最早在十六世紀就出現,卻一直保持在低音伴奏的角色;無論在合奏或協奏的樂曲裡,都只是擔任基礎低音的伴奏。直到二百五十年前,義大利大提琴家兼作曲家鮑凱里尼,才開始打破這個僵局,這個被視為低音伴奏樂器的大提琴才有出頭的機會。
大提琴的出現 如果你仔細聽過中世紀的葛利果聖歌,可能會發現這些詠唱普遍沒有低音,音總是「飄飄然」沒有穩定感。然而不僅聲樂如此,器樂也是一樣;小提琴早在中世紀就有了雛形,但是大提琴卻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出現。大提琴最早出現在十六世紀初,當時的名稱為「Viole da Braccio」,早期的時候只有三條弦(F-c-g),不久便擴充為四條(降B'-F-c-g)。後來也有五弦出現,不過都不符合一般演奏的習慣,實用性不高。所以後來,又綜合了維奧爾琴的優點,發展出現代大提琴的格式(C-G-d-a)。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大提琴的變革相當大:包括五弦的設計再度復出,另外還有一種將體積縮小的設計,可以用小提琴的持法演奏的大提琴,稱為「Violoncello piccolo」,巴哈還為這種琴寫了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然而現代大提琴的規模卻要一直到1710年才大致底定,義大利著名的製琴師安東尼‧史特拉第瓦里將琴身制訂為75至76公分,成為現代大提琴的基本規格。十八世紀以後,大提琴的指板和琴頸加長、琴橋提高、琴弦也變得較細而緊繃,現代大提琴的規模才告完成。
大提琴的時代 歷經十九世紀的發展,以及二十世紀大提琴家的努力,今天的大提琴早已不再只是三百年前僅作為低音伴奏的樂器。在卡薩爾斯後,我們甚至可以很驕傲的宣稱大提琴時代的到來。如今在二十世紀我們所嚐到的是五百年來大提琴發展所累積下來的豐盛果實。在本期的特別企劃裡,我們邀您來共享這個音樂的果實,為您介紹大提琴的名曲、名家。在豐富的大提琴曲目中,我們選了從古典時期到後浪漫時期的音樂作品,請您來細細品嘗。古典時期是大提琴曲目的發源期,最著名的海頓D大調和鮑凱里尼的降B大調協奏曲當然不可錯過。浪漫時期室內樂綻放光芒,貝多芬、布拉姆斯的奏鳴曲,舒伯特的「琵音琴」會帶給你不同的境界。最後還有艾爾加刻骨銘心的琴音,拉羅、聖桑的濃烈色彩,都是大提琴入門的最佳選曲。開出這些菜單,目的無非是希望讀者能對大提琴有個粗淺的認識,並且能夠輕易進入大提琴的音樂世界。如要進階,我們後續會有更深入的介紹。 名家的部份,卡薩爾斯、羅斯托波維奇、杜普蕾等現代大師,我們都曾在「特別企劃」、「焦點人物」中介紹過,關於這些大師的參考書籍市面上也已經很多,在此我們也不多著墨。反之,現在活躍於舞台上的Cohen、Issalis、Mork,以及剛剛出片的張漢娜,我們覺得有更需要介紹給讀者。這是一個大提琴的時代,因為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對大提琴演奏、詮釋如此熱切、認真。雖然今天小提琴仍是主流的獨奏樂器,但我們相信擁有廣泛音域的大提琴會更接近大眾,或許在下個世紀甚至能夠超越小提琴在器樂上的領導地位。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26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