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各级政协设立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三部重要法律,其中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全体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政权机关作用已经结束,原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不再适用。因此,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当时的解释是:之所以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是因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以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基础所组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它的规章定名为“章程”是比较适当的,这可以同国家机关的组织法和条例有所区别,可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也正如党派和人民团体的组织规章一样,其中基本包括总纲和组织条文两部分,而它的名称则称为“党章”或“会章”或“章程”,如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1、什么是政协章程?
答:政协章程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各级政协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
2、政协章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答:政协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任务、工作原则、组织原则、委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制度。政协章程的精神实质要从六个方面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了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三)深刻领会人民政协性质和职能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在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五)“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人民政协实践和实验的科学总结,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两大主题的科学内涵,始终保持两大主题的生机与活力。(六)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合并表述,拓宽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空间。
3、全党全民学习政协章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学习贯彻好政协章程,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维护和扩大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发扬人民政协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
4、建国后第一部政协章程是在哪年制订的?先后经过几次修改?分别在哪年?
答:自1954年第一部章程诞生,先后经过1978年、1982年、1994年、2000年和2004年五次修改。
5、修改政协章程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修改政协章程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与宪法修改相衔接,适应新形势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反映各级政协工作实践的成熟经验和成果,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6、修改政协章程大体经过哪几个阶段?
答:这次修改政协章程,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工作:一是提出任务、组织筹备阶段(2003年4月—7月)。二是调查研究、听取意见阶段(2003年7月—11月)。三是反复修改、进行审议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2月)。
7、修改后的政协章程分几章?多少条?
答:修改后的政协章程共分5章,共51条。
8、修改政协章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修改政协章程不仅是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政协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维护和扩大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族 各界人士共同的政治基础,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9、政协章程修正案有哪些特点?
答:从章程修正案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这次修改章程,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充分发扬了民主;三是严格按程序办事。
10、政协章程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这次章程修改比较大的改动有22条,主要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了政协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章程还增加了有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内容,有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有关“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容,有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以及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等内容,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把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写入章程,把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作并列表述,章程修正案关于基本政治制度、政协性质、政协职能、政协两大主题的表述,说明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
11、修改政协章程的原因是什么?
答:全国政协之所以提出部分修改政协章程,从国家层面讲,是适应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政协自身讲,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从1982年修改章程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这些都关系到人民政协事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在政协章程中加以体现。同时,新时期以来人民政协事业有很大发展,各级政协组织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的问题,可以说修改政协章程,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是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答: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
14、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参考资料:http://yn.hd.gov.cn/zhx/zcw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