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营养过剩引起的一种营养紊乱性疾病,它的特点是机体脂肪含量过多而致体重过高。临床常见同性别小儿的身高应以体重为标准体重年龄×2+8Kg,如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超过20%—30%为轻度,30%—50%为中度,>50%为重度肥胖。超过正常10%—20%为超重度。
由各种疾病引起的肥胖应治疗原发玻而对于外源性肥胖的治疗需从以下方面考虑。①鉴别引起肥胖的原因:首先准确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年龄和发育的水平是否相符,临床上有无内分泌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等,家族史中父母的身高和肥胖史最为重要。如果儿童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以上时,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极少,绝大多数考虑为外源性肥胖。了解饮食习惯、食物种类和数量,也有助于判断肥胖的原因。②饮食治疗:对于每个肥胖儿童应根据其年龄、体格大孝肥胖程度来计算每日需要的热量。严重肥胖者总热量应在800—1200千卡内。热卡的分布蛋白质占30%—35%以鱼、鸡、豆类蛋白为主。糖类40%—45%,脂肪20%左右,食物中纤维素含量应在3%—5%或更高。热量少体积大的蔬菜如芹菜、笋、萝卜等可多选用。淀粉类蔬菜如土豆、白薯要加以限制。含糖高的水果要适当限制。每天在规定的食物外尽量不加吃其他食品,当有饥饿感时以大量蔬菜充填食物量而使其产生饱腹感。③运动治疗:开始锻炼时运动速度和运动量小些,但须有规律的,每天进行的和坚持多年而不断的运动。较好的运动是游泳、散步、打太极拳、打乒乓球等。剧烈运动一般肥胖儿不易接受且食欲激增,应当避免。运动必须与饮食控制相结合才能达到减少体脂,减轻体重的目的。④短期集训方法:主要目的是教给儿童掌握控制饮食的方法,如何配膳,同时带领儿童进行运动锻炼,使他们适应合理的生活制度,集训后回家能坚持这种生活制度者体重多能持续下降,不能坚持者效果多不明显。⑤心理治疗和卫生生活习惯的教育:肥胖儿童应定期到医院门诊进行观察,了解其饮食和运动的坚持情况,能坚持体重有下降者应多进行鼓励,增加他们坚持治疗的兴趣,不断地对饮食控制和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进行指导和劝告。在肥胖门诊可为患儿及其父母举办讲座,指导饮食的调配,推荐能量食物及必须的营养物质。⑥少数肥胖儿童伴高血压和/或高脂血症者,应及早开始治疗。
防止儿童肥胖症,母亲是关键人物。母亲在怀孕前便应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以减少肥胖儿的出生,并使小儿出生后能接受母亲的良好影响。此外,鼓励母乳喂养,防止过早采用淀粉食物喂养婴儿,儿童采用平衡膳食。定期监测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也很重要。
参考资料:三明市第一医院朱晓燕
一星期锻炼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