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记错名字还是记错作者了,我在诗词库没有搜到,请再确定一下.
参考资料:http://www.sczh.cn/sczh/article.asp?cat_id=&select=
袁枚(1716-1798),清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晚年自号仓山居士。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曾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知县,颇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袁枚33岁)辞官后侨居江宁(今江苏省南京),筑园林于小仓山,取名随园,在此渡过了50多年的游乐生活,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活跃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真实的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所感受到的思想体会和所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对儒家“诗教”表示不满。他对于清初盛行的汉学、宋学都不推崇,认为:“宋学有弊,汉学更有弊。宋偏于形而上者,故心性之说近玄虚;汉偏于形而下者,故笺注之说多附会”。不主张复古而求创新,不受门户拘束而要兼收众长。可见其文学思想具有发展观点,并有区别地注意各种文学样式的具体功能,因而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在当时是进步的。多数诗篇抒发闲情逸致。部分作品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抨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偶然作》)。有些讽剌之作,尤能反映其锋芒毕露个性。诗多以新颖灵巧见长。又能文。所作书信颇具物色。著有《小仓山房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编10卷,尺牍、说部等30余种等。
====================================================
【袁枚自题联】
门无凤字;
座有鸡言。
——袁枚自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寓居
(袁枚告病辞官后筑园于小仓山,号随园老人。此联自题所筑随园。上联是说没有人在随园门上题写“凤字”,寓意他不与达官贵人来往。旧以“题凤”喻高贵者来访。钱起诗有“忽看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题凤来”句。《幽明录》载,晋代兖州剌史宋处宗对所养之鸡“爱养甚至”,“鸡遂作人语”。下联借用这个典故,指明随园实际是他的书屋别墅。罗隐诗有“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句。
一官奔走空皮骨;
万事艰难阅岁华。
——袁枚感怀自题
读书已过五千卷;
此墨足支三十年。
——袁枚自题
人得交游是风月;
天开图画即江山。
——袁枚感题
桑榆晚景休嫌少;
日落红嘏尚满天。
——袁枚自题80岁寿诞
狱贵得情宁结早;
判防多误每刑轻。
——袁枚撰题县衙自箴
放眼读书,以养其气;
开襟饮酒,用全吾其。
——袁枚自箴
====================================================
【袁枚撰题联】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袁枚题江苏省扬州个园书房
(个园在扬州东北隅,是一座以竹石为主体的城市园林。据刘凤诰《个园记》:“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竹心虚”,“体直而节贞,主人爱称曰个园。”上联紧紧抓住个园之特点,予以生动地描述,写月映竹影的优美形象,那酷似“个”字的竹叶,它具备挺直、端庄、有劲节的个性,看得愈发真切,别有情趣的“月下竹林”,经作者细致入微的描摹,形象地立于眼前,这一视觉形象的加强,使人由衷地赞叹作者观察事物的敏锐;下联写傲霜斗雪、迎寒开放的梅花的风姿,霜虽然高,仍要开放,不畏严寒,不求人赏识,不取悦于人的高贵品格。“高”,指浓重;“孕”,孕育之意。竹与梅,同具高洁坚贞的品格,都是“岁寒三友”的成员,两者相配,是很恰当的。实际上个园种有竹、桂、松、柏、玉兰、芍药等花木,并无种梅的记载,作者打破记实的束缚,以虚补实,加以合理想像,别具匠心。全联写月色、寒霜、翠竹、红花,给人以雅逸的美感,赞扬她在冰霜笼罩大地中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彩,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
漫云海内推前辈;
尚有慈亲唤小名。
——袁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袁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
(随园在南京清凉山东小仓山下,原是曹雪芹家的园林,曹家被抄后,由江宁知县袁枚购为己有。因山筑基,引流为沼,就势取景,故名随园。清咸丰年间园废,现为体育活动场所。上联描写袁枚因羡慕宋代诗人林和靖的隐居生活而欲仿效。“放鹤”,传说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马梅为妻,以鹤为子,每外出,有客来访,鹤即飞来通报。“三岛客”,传说东海仙人居住在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下联写袁枚欢迎宾客参观自己的花园。据《随园诗话》载,袁枚广交天下文朋诗友,随园不设围墙,一年四季游客可随时入内。“去寻三岛客”与“来看四时花”,正反相对,显得工巧自然,活泼纯熟。)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祛病方。
——袁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小仓山房
是天下莫须有之事;
尽人子不得已之情。
——袁枚题民俗超度亡灵法事
林木翳然,便有濠濮闲想;
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袁枚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小仓山房
不作公卿,非缘福命却缘懒;
难成仙佛,为读诗书又恋花。
——袁枚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
(袁枚在中进士后,做了几任县官,感到“一官奔走空皮骨,万事艰难阅岁华”[见上《感怀》]。后来引病退职,长期闲居随园,过着“花竹千行环子舍,日补人间未读书”的生活。直到70岁还游览了皖、赣、粤、桂、湘等省名山胜水。上联表面说,不争做公卿大官,并非福气不好、而是由于生性懒散。联系其“此生端不羡封侯”的诗句,可见其懒是无意在官场中钻营,表现了他独立独行、不阿权势的人格。下联“难成仙佛”是他对仙佛的否定,袁枚一向“不览佛书,不求仙方”,“为爱文章又恋花”,概括了他的情趣与追求。联语直陈自己生活放浪不羁,不能修身养性而难成正果。用语幽默,富正于反,语意曲折,是作者提倡“性灵说”的生动体现。“恋花”,喻留恋女色。《所好轩记》:“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上联用语直率而不俗。下联用语含蓄不露。)
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袁枚又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
(据说随园装修完毕后,袁枚喜迁新居,高兴之余,乘兴给随园撰题了此联。此联意在夸耀他的别墅环境宁静幽雅,可以毫无干扰地研读一切名著典籍。为了使下联用词古朴深新,他不谈可以读“四书、五经”之类,而用了我国最古的“坟典索丘”古籍名称。可是这些书早已失传,不过是传说的最早古籍而已,实际上无人看过。于是,有一位老农,故意寻他开心。煞有介事地向他借阅这四部书。袁枚哪有此书,实是自吹夸口之说。因此,只好向老农道歉,并赧然把这副门联收下藏起,以愧轻浮之举。)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
孝悌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钱可做来。
——袁枚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随园
守郡继先人,看江水长流,剃几个当年父老;
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袁枚代陈省斋题江苏省镇江县县衙
胜地怕重经,记当年丝竹宴诸生,回头是梦;
名园须得主,幸此日楼台逢哲匠,著手成春。
——袁枚题江苏省南京金陵名园
====================================================
【袁枚贺赠联】
人间贤母原推孟;
天上仙姑本姓何。
——袁枚贺孟姓母何氏寿诞
(本联嵌寿者夫家和娘家之姓,祝颂寿者为“人间贤母”,“天上仙姑”。“贤母”,指孟子母,曾三次迁居,选择良好环境教育孟子,古代被视作为贤母的典范。“仙姑”,指何仙姑,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本联嵌姓巧妙,运典切题,给人以巧妙天成之感。
南宫六一先生座;
北面三千弟子行。
——袁枚贺史贻直70岁寿诞
手握机衡,俾雨旸之时若;
胸罗象纬,顺轨度以无愆。
——袁枚赠钦天监正宋子青
后我卌年,同为此地亲民宰;
通家两代,曾见而翁上学时。
——袁枚赠江苏省溧水县知县张惠堂
太守风清,江左依然迎谢傅;
先生来晚,山中久已卧袁安。
——袁枚赠江苏省金陵[今南京市]太守谢鍠
五六十里封疆,在周为子男蒲榖;
百千万人寄命,唯公是父母神明。
——袁枚赠某知县
====================================================
【袁枚撰挽联】
生为谁忙,学业未成家已破;
死亏君忍,高堂垂老子初啼。
——袁枚挽蒋愚谷
到处推袁,知君雅抱千秋鉴;
特来访戴,恨我偏迟十日期。
——袁枚挽童钰
过九秩以考终,从古名医,都登上寿;
痛三号而未巳,伤吾老友,更失诗人。
——袁枚挽江宁[今南京市]儿科名医徐爽亭
====================================================
【袁枚合撰、应对联】
家有登高处;(袁枚)
人无放学时。(袁桐)
——袁枚之子袁桐幼时应对父亲
人从宋后羞名桧;(袁枚)
我到坟前愧姓秦。(秦磵泉)
——秦磵泉应对袁枚
黄犬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袁枚)
乌鸦踏雪地,片片竹叶朝天。(李调元)
——李调元续对袁枚
====================================================
【集袁枚诗句、词句联】
橹声软似吴娘语;(胡雅威)
酒味辣于京口兵。(袁枚)
——朱祖谋集胡雅威、袁枚诗赠徐珂
仰观像纬抬头易;(杭世骏)
自有云雷绕膝生。(袁枚)
——张謇集杭世骏、袁枚句题江苏省南通军山气象台
====================================================
【贺赠袁枚联】
藏山事业三千牍;
住世神明五百年。
——梁同书贺袁枚寿诞
(袁枚论诗主性灵说。本联通过对袁枚著作事业的赞誉而表示对生日的祝贺,上联赞美袁著作之丰。“藏山”,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意指著作传给可以传的人。“三千牍”,形容著作多。牍,古时写字的木片,后指公文、书信等,这里指著作文章。下联颂誉袁枚著作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住世”,谓存留世上。“神明”,指袁枚著作的思想精神。“五百年”,这里是泛指,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相近。本联的最大特点是对仗十分工整。)
文章草草皆千古;
仕宦匆匆只十年。
——黄仲则题赠袁枚书房
室藏美妇邻夸艳;
君有奇才我不贫。
——郑板桥赠袁枚
天为安排看山处;
风来洒扫读书窗。
——沈凡民题赠随园
旷代仙才流下界;
半天人卧在高窗。
——沈凡民再题赠随园
潘安仁闲可奉亲;
郭林宗贞不绝俗。
——李晴江明府题赠随园
人指所居为福地;
天留此老应文星。
——钱辛楣少詹集查初白诗赠随园
为官不过六百石;
著书岂止五千言。
——郭运青侍讲题赠随园
二十科翰林,老犹私少;
一百卷文集,多而能精。
——黄世垲题赠随园
方朔少时,二十万言书尽读;
傅隆老去,八千余纸手亲抄。
——陶怡云题赠随园
廉吏可为,鲁山四面墙垣少;
达人知足,陶令归来岁月多。
——徐少璜别驾题赠随园
著手成春,卷中著述皆千古;
有官不仕,林下逍遥见一人。
——庄念农太守题赠随园
====================================================
【挽袁枚联】
瀛海度金针,二十三科前进士;
仓山埋玉骨,一千余树古梅香。
——梁同书挽袁枚
====================================================
【袁枚故居联】
野王之地有二老;
北斗以南只一人。
——赵翼题江苏省南京
今朝有酒今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