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反对!
当今,一次性筷子颇为“走红”,备受国人青睐。从繁华都市到穷乡僻壤,从星级宾馆到里巷酒肆,无不活跃着其身影。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贫民布衣,皆对其“情有独钟”。究其原因,不外乎卫生、使用方便也,用过即弃之,顾客无携带之累,商家无洗涤之苦,好不“潇洒”。笔者所在的南疆小镇,一次性筷子的普及率绝不亚于“普九”。原以为“蛮荒”之民环保意识淡薄,赶赶时髦,亦不足为怪。殊不知到外面走走,方知“外面的世界很精采”。’9 9 夏,笔者有幸参加中学生夏令营到北京一游,所到大小餐馆,皆使用一次性筷子,其制作之美,品种之多,档次之高,令人咋舌,真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照理说,首都之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多识广,环保意识自然不可与我等边民同日而语。但严峻的事实不禁令人愕然,为之忧心忡忡。
毋庸置疑,凡事有利必有弊。使用一次性筷子,确实给国人带来了方便,但也破坏了环境,这绝非危言耸听。且不说丢弃一次性筷子会造成环境污染,更令人揪心的是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木材。每年不知因此要砍伐多少棵树,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报载:中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多亿双,需要砍伐多达2500万棵树。另外还向日本、韩国出口150亿双筷子。有人估计,按目前的木材使用速度,中国将在大约10年内消耗掉它剩下的森林。且不说此估计是否过于悲观,但砍伐树木对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却是不争的事实,报刊曾不止一次地披露如下消息:
90年代,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下游连年断流,人民生活、生产举步维艰;
’ 98夏,长江特大洪水吞噬了数千人的生命和财产,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
2000年春,我国北方发生沙尘暴达8次之多,其危害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史所罕见;
我国土地沙化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京、津将面临灭顶之灾;
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刺勒川,如今草场沙化,老鼠跑过见脊梁;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国占了7个,各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急剧增多;
阅读这些刺痛人心的消息,我深为人类灾难的命运感到悲伤和不安,为之扼腕叹息。这些悲剧的产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其说是天灾,倒不如说是人祸。国人愚蠢的对大自然的“征服”,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势必自食其果。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国人屡遭大自然的疯狂报复,经受过切肤之痛,而一次性筷子仍照样生产、使用不误?为什么要以破坏环境,自毁家园为代价来求得一时的方便?要知道,国人丢掉的不是一次性筷子,而是丢掉了生存的依托,丢掉了生态平衡,丢掉了环境意识啊!日本、韩国自己有茂密的森林,却不砍伐,而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吗?一个民族如果环境意识淡漠甚至丧失,那么离衰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但愿古楼兰国覆灭的悲剧不再重演,但愿“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因破坏环境而悔恨的泪”的警告不要成为现实。
事实上,我国的生态环境已脆弱到了悬乎一发的境地,再也经不起人为破坏的折腾了。应百倍珍惜我国现有少得可怜的森林资源,任何破坏森林的行为都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加大执法力度,使环保真正落到实处。要珍惜自然,善待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不要再砍树了,不要再生产、使用一次性筷子了。我们不能没有绿色,不能没有森林,不能没有清洁的空气和水。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就要热爱绿色,保护绿色,尽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抹新绿。令人欣慰的是,“保护母亲河——新世纪的绿色希望工程”自去年4月20日启动以来,得到了无数炎黄子孙的积极响应,片片“读者林”已泛新绿,生机盎然。她犹如一缕灿烂阳光驱散了笼罩在我心头的阴影,使我兴奋不已。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祖国如画的江山:绿树葱茏,芳草萋萋,山川秀美,水天一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