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王之涣这首描绘西北风光的《凉州词》中所言的玉门关究竟在哪里呢?
西汉时,武帝为了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西端设置玉门关,是当时丝绸之路的枢纽。东汉时,班超担任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年老思乡要求退休,他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就是指这里。根据历史记载和近代考古调查,故址在今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遗迹犹存。
大约到了南北朝,玉门关东移。唐初,玄奘取道河西走廊到印度去,曾途经当时的玉门关,慧立等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关在瓜州以北五十多里。唐瓜州故址在今安西县南锁阳城。据此,唐代玉门关在今安西县内,可惜已无遗迹可寻。慧立是玄奘的弟子,曾参加玄奘主持的译经工作近二十年,因此,他的记载是十分可信的。北宋初,又有一批僧人从陆路赴印度,留下了一份记录沿途行程的《西天路竟》。据其记载,河西走廊这一段从东向西的路程依次是肃州、玉门关、瓜州、沙州,肃州就是现在的酒泉,沙州即今敦煌。由此可见,宋初的玉门关仍在酒泉以西敦煌以东,与唐代记载是完全一致的。
王之涣是唐朝人,他诗中提到的玉门关自然是今安西境内的唐代玉门关,而不是敦煌境内的两汉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