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12月21日文章】题:世界对黄金的热情为何不断高涨?
数千年来,作为地位的象征,黄金几乎是无可比拟的。此外,黄金也代表着居安思危,是在乱世中得以保全的救命之物。
眼下,这种黄色金属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发热"期之一。自1999年以来,金价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从每盎司252美元涨到上周的每盎司540美元,达到24年半以来的最高点。目前的金价约为500美元一盎司。
持续的购金热是推动金价上涨的动力。促成这股浪潮的不仅仅是印度对珠宝的旺盛需求,还包括日本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中东投资者重复使用他们的石油美元以及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者的投资流入。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非常恰当地概括了黄金的奥妙之处:"在世界范围内,黄金仍然是一种无可超越的支付形式。在极端情况下,没人会要纸币。但是,黄金永远有人要。"
然而,金价最近的上涨却让许多观察家感到茫然,因为通常情况下刺激需求的经济因素都不存在。首先,黄金往往被视为减少通胀损失的保值手段。但是,如果世界市场担心通胀和日元疲软,债券的收益率应该更高。其次,通常当投资者想规避风险时————比如在战争爆发前夕,黄金的行情最好。但眼下,全球投资者对冒险的兴趣似乎大得很。
从一个方面看,黄金的强劲表现体现出更大范围内的市场繁荣。多种金属的价格都已达到数十年来未见的高点。比如,上周,铂和白银的价格分别达到25年和16年来的最高水平。铝、锌等金属的价格也创下多年来的新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包括供应中断、库存量过低和投资者对明年商品需求仍将保持旺盛的信心越来越强等。
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解释金价的上涨。与其他商品不同,黄金在工业方面的用途非常有限。鉴于各国央行都有大量储备,黄金也不存在事实上的短缺。此外,中国的强劲需求———这一直是全球商品市场繁荣的关键因素————对金价重新上扬并未起到主要作用。
AXA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战略负责人帕里斯—霍维茨提供了某种答案:在这样一个年景,大家都要面临市场的变化无常,黄金则成为其他货币的实物替代。"美元、欧元和日元这三种世界主要货币碰巧都有重大缺陷,"帕里斯—霍维茨说。美元尽管目前收益率高于欧元和日元,但美国的预算赤字和经常项目失调却给其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欧元受到欧洲经济萧条和政治动荡的影响,日本的利率则低到几乎为零。
美林公司的经济学家戴维罗森堡说:"投资者希望持有黄金,因为这是一种与政治无关,与国家无关的货币。"他甚至提出,黄金可能成为"第四种世界货币"。
推动黄金行情的旺盛需求来自几个方面。第一,印度和中东都出现了珠宝购买热。印度经济繁荣发展,新生中产阶级疯狂购买黄金。今年前9个月,全球黄金首饰需求增长11%。
其次,投机活动急剧增加。分析家称,2004和2005年,以黄金为目标的对冲基金数量惊人。这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东京商品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同时,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黄金的生产成本上升了。黄金产量似乎也达到了顶点。
一个影响未来金价的重要不确定因素是:各国央行是打算保持、卖掉一部分还是继续增加自己的黄金储备。目前,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总和相当于全世界12年的黄金供给量。
上个月,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黄金会议上,阿根廷、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央行的官员说,黄金对现代央行的业务具有重要作用。一些投资者认为,这暗示上述国家的央行打算购买黄金。有人甚至提出,亚洲国家的央行可能会拿出一部分外汇储备购买黄金。
但是,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各国央行将增加黄金储备。巴克莱资金公司对金价前景并不乐观。该公司商品研究部负责人凯文诺里什说:"照我们看,目前的金价跌后复升不会持久。黄金并无短缺,也没有证据表明央行准备提高黄金储备。"
然而,荷兰银行等其他许多投资银行却对金价前景充满信心。摩根公司的全球金属战略分析家乔恩贝格泰尔认为,由于供应有限,加上中国人的珠宝和奢侈品购买热不断升温,金价上涨将是一种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