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
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 40km 孟津县小浪底,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峡谷河段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 694155km 2 ,占黄河流域面积的 92.2 %,控制进入黄河下游水量的 90.5 %和沙量的 98.1 %,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战略地位。
小浪底坝址上距三门峡大坝 131km ,下距黄河京广铁路桥 115km 。黄河在坝址以下 20km 出峡谷,河床展宽,河道淤积,至京广铁路桥进入下游大平原,成为地上悬河。受堤防约束,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河道排洪能力降低,大约每 10 年需加高一次大堤,洪水威胁严重,堤防一旦失事,必将严重影响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打乱国民经济部署。根据黄河存在的突出问题,小浪底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库选择正常蓄水位 275m (黄海基面,下同),回水至三门峡坝下,总库容 126.5 亿 m 3 。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并减轻三门峡水库防洪、防凌负担。小浪底水库需保持有效库容 51 亿 m 3 供长期调节运用,其中防洪库容 40.5 亿 m 3 ,调水调沙库容 10.5 亿 m 3 。兴利库容为重复利用防洪库容和调水调沙库容。水库拦沙库容 75 亿
m3 ,均在 275m 高程以下。库区上半段河谷狭窄,将不形成滩地。 小浪底水库设计水位指标为:正常蓄水位 275m ,万年一遇校核洪水位 275m ,千年一遇设计洪水位 274m , 汛期限制水位 254m (亦为防洪起调水位),正常死水位 230m ,非常死水位 220m ,初始运用起调水位 205m 。
小浪底工程的水工建筑物集中布置于左岸风雨沟内,计有: 3 条低位孔板泄洪洞(进口高程 175m ),泄量 4582 m 3 / s ; 3 条高位明流泄洪洞(进口高程分别为 195m 、 209m 、 225m ),泄量 6450 m 3 / s ; 3 条低位排沙洞(进口高程 175m ),泄量 2025 m 3 / s ; 1 条溢洪道 (进口高程 258m ),泄量 3764 m 3 / s 。各级水位泄水量:非常死水位( 220m )为 6769 m 3 / s ,正常死水位( 230m )为 8048 m 3 / s 。最高蓄水位( 275m )为 16821m 3 / s ,可满足泄洪排沙要求。初始运用起调水位( 205m )泄流量 4930 m 3 /s ,基本满足初始运用阶段亦可进行调水的要求;汛期限制水位( 254m )泄量 11200 m 3 / s ,满足 50 年一遇洪水不上滩淤积,使库区滩面(坝前滩面高程 254m )相对稳定的要求。
小浪底水电站装机容量 180 万 kW ,装机 6 台,单机容量 30 万 kW 。最大水头 139.2m ,最小水头 77.8m ,设计水头 117.8m 。 6 条发电引水洞进口高程 195m ,单洞引水流量约 300 m 3 / s 。机组泄量未计入水库泄流规模,以策安全。 水电站为地下厂房,其长、宽、高尺寸分别为 251.5m 、 26.2m 和 61.44m 。
小浪底水利枢纽壤土斜心墙堆石坝高 154m ,坐落在深逾 70m 的覆盖层上,坝体设计总填筑量达 5185 万 m 3 ,左岸集中布置 9 条泄洪、排沙洞, 6 条发电引水洞及地下厂房系统。大坝施工期间采用围堰一次断流,隧洞导流 ( 见图 1) 。围堰挡水标准为一百年一遇,洪水流量 17340m 3 / s ,经调蓄后下泄流量为 8740m 3 / s 。三条导流隧洞平行布置于左岸,断面为圆形,衬砌后洞径为 14.5m ,洞长分别为 1220m 、 1183m 及 1149m ( 包括进出口渐变段 ) 。小浪底隧洞导流有以下特点。
(1) 导流工程量巨大。三条导流隧洞总洞挖量达 83 万 m 3 ( 计入超挖为 96 万 m 3 ) ,混凝土量近 29 万 m 3 ( 计人超挖回填量为 42 万 m 3 ) ,总工程量居我国各水电工程前列。
(2) 地质复杂。导流隧洞主要洞段开挖直径为 16.4m ,洞身围岩为砂岩夹泥岩,岩层倾角平缓 ( 约 12 度),且断裂发育,大部分为Ⅲ类围岩,部分为Ⅳ、Ⅴ类。开挖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塌方,经采用管式锚杆等支护,才使围岩趋于稳定。
(3) 导流标准高,流量大。截流后次年 (1998 年 ) 汛期,围堰挡百年一遇洪水,黄河干流洪水经上游三门峡水库调蓄后至小浪底,流量仍高达 17340m 3 / s ,围堰设计蓄洪量达到 5.8 亿 m 3 ,调蓄后下泄流量可削减至 8740m 3 / s ;第三年 (1999 年 ) 汛期由大坝挡水,导流流量标准提高为 300 年一遇洪水设计, 500 年一遇洪水校核;第四年 (2000 年 ) 三条导流隧洞全部改建成孔板泄洪,汛期按设计运行工况泄洪。
(4) 导流隧洞与泄洪隧洞相结合。小浪底工程三条导流隧洞 1998 年汛期全部参加泄洪,自 1998 年汛后,该洞将先后被改成龙抬头式孔板泄洪洞。其进口段由于顶拱距泄洪洞进口底板太近,且地质条件不良,全部用混凝土回填封堵。导流隧洞与泄洪隧洞共用洞段总长达 3000m ,占洞身总长 88 %,其结合率居国内各大水电工程之首。虽孔板泄洪洞尚待实践检验,但这是可贵的尝试。
小浪底工程已于 1997 年 10 月下旬实现河床截流,上下游土石围堰已于 1998 年 5 月上旬全部建成。
工程概况
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km的黄河干流上,地处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大坝130km,下距郑州花园口128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由三大部分组成:(1)一座壤土斜心墙堆石坝及其基*岸防渗工程。(2)三条孔板泄洪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三条排沙洞、三条明流泄洪洞、一条溢洪道和洞群进口的进水塔群及出口的大型消力塘等组成的泄洪排沙系统。(3)六条引水发电洞、一座大型地下厂房、一座主变室、一座尾水闸门室、三条尾水洞和相关洞室组成的发电设施。该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前期准备工程)为土石方明挖5719万m3,石方洞挖308万m3,土石方填筑5574万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354万m3,金属结构安装3.26万t,机电设备安装3.09万t,帷幕灌浆30万m,固结灌浆35万m,回填(接缝)灌浆24.74万m2.小浪底水库淹没耕地20.07万亩,影响总人口18.97万人。工程建设总工期11年,其中施工准备3年,主体工程工期8年。计划2001年底工程竣工。小浪底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一项关键工程,其开发目标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库总库容126.5亿m3,其中拦沙库容75.5亿m3,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与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洪水和凌汛的威胁,并可使下游河床二十年不淤积抬高,改善下游灌溉、供水条件和生态环境。小浪底地下厂房内安装6台300M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6/59亿kWh(前10年/10年后),是中原地区理想的调峰电站。工程总投资347.46亿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0亿美元,出口信贷1.09亿美元,其余均为国内资金。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5/09/ba***********_1306050901637.jpg
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中下游交接处最后一道峡谷口,有83%的工程量集中在济源境内,它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总投资额400亿元人民币,创下三项世界之最,六项中国之最。建成后将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港湾交错,山水交融,构成一幅山青水秀北国江南的壮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