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盆腔炎主要是指盆腔內的女性內生殖器官發炎。常見的有輸卵管炎和子宮內膜炎等。
徵狀
發冷、發熱、噁心、嘔吐、行經後不久開始感覺下腹疼痛,而且痛楚日漸加重,食慾下降、全身乏力,有不規則陰道流血,常伴有不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有時會伴有小便頻密、尿急、小便疼痛和腹瀉等。
成因
診斷
詳細的婦科檢查。
抽取陰道分泌物和作小便化驗。
盆腔超聲波可準確診斷出盆腔有無積膿。
治療
患盆腔炎者宜臥床休息,給予充分的營養。
使用正確有效的抗生素是最關鍵的一個治療步驟,即使是症狀已開始改善,也要遵照醫生指示服完一個療程。
如果盆腔炎已惡化到輸卵管內積膿,則需進行外科手術將膿液引流。
預防
盆腔炎的預防主要是注意個人衛生。因為多數的盆腔炎和性接觸有關,所以應避免性濫交和注意安全性行為。
盆腔炎通常是由細菌引起的,如葡萄球菌、大腸肝菌和壓氧菌等,其他較少見的有結核桿菌,放線菌和血吸蟲病。
引起盆腔炎的細菌多是由陰道侵入子宮,再向上擴展到輸卵管、卵巢而引起盆腔感染。
有時腹腔內其他內臟發炎時,如闌尾炎和膀胱炎等炎症可直接蔓延到輸卵管和卵巢。
一種較少見的方式是病菌經由血液循環而傳播到盆腔器官,這種由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的傳播常見於當全身抵抗力降低時。
盆腔炎多見於性生活活躍的女性,特別是擁有多個性伴侶者。
體內置有子宮環時,受到感染的風險會增高。
其他的致病因素包括人工流產、刮宮、或子宮輸卵管的顯影劑X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