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狀態、副食品的添加等,皆會影響寶寶的食慾,請您不必過於擔心。一歲以下的寶寶易有厭奶的情形,其中又以3~4個月與6~7個月為兩大高峰,也就是俗稱的「生理性厭奶期」。生理性厭奶期是因寶寶生理發展所導致的過度階段,在厭奶期間,注意營養補充方式,及打造理想的用餐環境,情形就能獲得改善了。
5個月以後則可嚐試軟爛的米食、吐司等。寶寶在6個月後會長出第一顆牙,也是開始訓練咀嚼能力的好時機。「營養均衡」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厭奶寶寶普遍有缺「鈣」的問題,媽媽可選用小魚干、大骨湯等替代品,增加鈣的攝取量。喝母奶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鐵質」缺少的情形,待寶寶7~8個月,可從副食品中增加鐵質的攝取量。一般來說,寶寶的身體對動物性的鐵質來源,吸收較為良好。媽媽可將牛肉泥、豬肝泥、吻仔魚、綠色蔬菜等混入稀飯中給寶寶食用。
硬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