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寨子而得名。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尽融于瀑、河、滩、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羊、锅庄和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展现出藏羌人热情强悍的民族风情。九寨沟,一个五彩斑谰、绚丽奇绝的瑶池玉盆,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一个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她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飞瀑、彩林、雪峰等无法尽览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
这里藏胞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与四邻的藏胞有着明显的差异。
据考证,他们的祖先原来生活在甘肃的玛曲,属阿尼卿山脚下的一个强悍的部落,随松赞干布东征松州时留在了白水江畔。<<唐书吐蕃传>>中记载了唐初叶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勇悍善战的河曲部为先锋,一举占领松州,后部分人马被留在了弓杠岭下。他们将原河曲的俄洛女神山的传说及部落出生传说均带到了九寨沟内。九寨沟的色嫫山名及蛾洛色莫的传说都源于河曲。
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2000-4300米。九寨沟一年四季均可旅游,犹以秋季为最佳,过去人们都已为九寨沟的冬季不能旅游,但是随着成都-九寨沟旅游公路的开通,才发现九寨沟冬季之美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自98年首推九寨沟冬之旅以来,一年比一年火爆,特别是春节期间,若不提前订房,根本就不能保证旅游团队的住房。
九寨沟已开树正、日则、则查洼、扎如4条旅游风景线,长60余公里,景观分布在树正、诺日朗、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四季景色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十多种稀有和珍贵野生动物。远望雪峰林立,高耸云天,终年白雪皑皑,加上藏家木楼、晾架经幡、栈桥、磨房、传统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寨四季】
春:
春日来临,九寨沟冰雪消融、春水泛涨,山花烂漫,远山的白雪映衬着童话世界,温柔而慵懒的春阳吻接湖面,吻接春芽,吻接你感动自然的心境...... 这是多么美丽的季节,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
夏:
夏日,九寨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阴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着翠绿的树技与水草,银帘般的瀑布抒发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温柔的风吹拂经幡,吹拂树梢,吹拂你流水一样自由的心绪。
秋:
秋天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五彩斑谰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缤纷的落英在湖光流韵间漂浮。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自然自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
冬:
冬日,九寨沟变得尤为宁静,尤为充满诗情画意,山峦与树林银装素裹,瀑布与湖泊冰清玉洁、蓝色湖面的冰层在日出日落的温差中,变幻着奇妙的冰纹,冰凝的瀑布间、细细的水流发出沁人心脾的乐音。
九寨四时,景色名异,春之花草,夏之流瀑,秋之红叶,冬之白雪,无不今人为之叫绝,而这一切,又深居于远离尘世的的高原深处,在那片宁静得能够听见见人的心跳的净土融入春夏秋生产方式的绝美景色之中,其感受是任何人间语言都难以表白的。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6/13/aa***********_1306061305293.jpg
四川九寨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中南部,因九寨沟内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九寨沟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景,与九寨沟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九寨沟景观分布在成Y型的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主沟内,总长50余公里。主要有树正景区,长75公里,有盆景滩、树正群海、树正瀑布、双龙海、火花海、卧龙海等景点组成;日则沟景区,有诺日朗、珍珠滩、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镜海、熊猫海、芳草海、天鹅海、剑岩、原始森林、悬泉、五花海等景点;则查洼沟景区,有长75公里的长海和五彩池等景点;扎如景区,有魔鬼岩、扎如寺等景点。
四川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 九寨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珍贵野生动物。
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水、倒影、石磨、藏寨、经幡和藏羌歌舞等,构成了九寨沟独特的旅游文化。“绿色环球21”证书的取得,证明了九寨沟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旅游之路。在资源稀缺的今天,九寨沟立足绿色旅游的观念,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是自助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据考证,九寨沟藏族他们的祖先原来生活在甘肃省的玛曲,属阿尼卿山脚下的一个强悍的部落,随松赞干布东征松州时留在了白水江畔。中记载了唐初叶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勇悍善战的河曲部为先锋,一举占领松州,后部分人马被留在了弓杠岭下。他们将原河曲的俄洛女神山的传说及部落出生传说均带到了九寨沟内。九寨沟的色嫫山名及蛾洛色莫的传说都源于河曲。
九寨沟的藏族同胞有着值得子孙后代骄傲的历史。1841年8月,英军力犯闽浙沿海,道光帝下令调遣兵勇,收复失地。奉调赴战的川军,有一支是来自金川、松州羊峒58寨的藏族同胞。他们于1842年抵达江浙前线,先期到达预定地点,不料受到英军伏击。藏兵舍身杀敌,付出了重大牺牲。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令英军心惊胆寒。当时,英军军官宾汉曾评价这些藏兵“是一些魁梧而健壮的人”,“他们曾决定不战胜即战死,他们具有一种特别不普通的样子”。
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2000-4300米。九寨沟一年四季均可旅游,犹以秋季为最佳,过去人们都已为九寨沟的冬季不能旅游,但是随着成都-九寨沟旅游公路的开通,才发现九寨沟冬季之美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自98年首推九寨沟冬之旅以来,一年比一年火爆,特别是春节期间,若不提前订房,根本就不能保证旅游团队的住房。
九寨沟已开树正、日则、则查洼、扎如4条旅游风景线,长60余公里,景观分布在树正、诺日朗、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四季景色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原始森林遍布,栖息着大熊猫等十多种稀有和珍贵野生动物。远望雪峰林立,高耸云天,终年白雪皑皑,加上藏家木楼、晾架经幡、栈桥、磨房、传统习俗及神话传说构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美丽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全程游览时间1天,也可游览2天,但每进一次沟须多付一次门票和观光车费,如果您住在沟内藏民修的旅馆内,则可不必多购买门票,但条件比较差,门票是春、夏、秋为300元(含观光车费)冬季为150元(含观光车费),观光车采取一次购票的办法,在沟内有效,出沟再进就无效,保险费3元。
九寨沟最火爆时间:10月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九寨沟的传统旺季是每年7-10月。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6/13/ba***********_1306061305293.jpg
九寨沟:九寨沟,这块神奇的仙境,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0多公里,属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湖地貌,景区长80余公里,茫茫六万多公顷,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菏叶、扎如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据《南坪县志》记载:“羊峒番内,海峡长数里,水光浮翠,倒影林岚。”故此地又名中羊峒,又名翠海。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片在莽莽丛林中沉寂了千百万年的仙境终于被一群偶然闯进的伐木工人发现。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7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90年,在全国40佳风景名胜区评比中,名列新自然景区榜首。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九寨沟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有“童话世界”的美誉。大多数景点集中于“Y"字形的三条主沟内,纵横50公里。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湖、泉、瀑、溪、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千颜万色,多姿多彩。高低错落的群瀑高唱低吟;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蓝澄澈,水中倒映红叶、绿树、雪峰、蓝天,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央。
九寨沟现已规划的六个景区是:宝镜岩景区 树正景区 日则景区 剑岩景区 长海景区 扎如景区 九寨沟的森林2万余公顷,在2000米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主要品种有红松、云杉、冷杉、赤桦、领春木、连香树等。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珍贵的大熊猫、白唇鹿、苏门羚、扭角羚、毛冠鹿、金猫等动物。海子中野鸭成群,天鹅、鸳鸯也常来嬉戏,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在与九寨沟相酃的黄龙,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林中古木参天。中国特有的国家二、三类保护植物中,木本植物有:红杉、冷杉、云杉、青杆、香柏、铁杉,油樟,曼青杠、华山松、油松等60余种;草本植物有:独叶草、天麻、报春、大黄、当归、雪莲花、川贝母、虫草、党参等70多种名贵药材。还有许多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云豹、牛羚、小熊猫、豺、野牛、旱獭、岩羊、鹫、雪雉、藏雪鸡、红腹锦鸡等上百种珍禽鸟兽。
九寨沟位于岷江上游阿坝州南坪县境内,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50公里,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菏叶、扎如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据《南坪县志》记载:“羊峒番内,海峡长数里,水光浮翠,倒影林岚。”故此地又名中羊峒...
九寨沟风景区最佳旅游季节.
九寨沟海拔约30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山顶终年积雪。
春天妩媚动人,气温较低变化较大,平均气温多在9度-18度之间,4月前有冻土及残雪;仲夏绚丽,气温回升较快且稳定,平均气温在19度-22度,夜晚较凉宜备薄毛衣;秋天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气温多在7度-18度,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10月后的深秋...
九寨沟风景区交通
去九寨沟的游客,大多取道成都。从成都到九寨沟的九寨环线已改造竣工,九寨环线由东西线构成环状,全长913公里。东西两线行程均为400多公里,干道线为水泥路面,区内为柏油路面,单线行程需8小时。从成都出发:成都新南门旅游汽车站有发往九寨沟的旅游专线车,每天上午8点发车,单程票价95元...
九寨沟风景区住宿
到九寨沟—黄龙旅游不必担心无处落脚,沿途及景区周围高、中、低档的住宿设施一应俱全。九寨沟口主要有九寨沟国际大酒店、九寨沟星宇国际大酒店、九寨沟九宫宾馆、九寨沟贵宾楼等。黄龙附近有岷源山庄、华龙山庄、松潘黄龙大酒店等。
一般来说,九寨沟内不许住宿,想住在景区内以便第二天继续游玩的游客...
九寨沟风景区美食
九寨沟的物资大部分从外面运进,由于运输非常不方便,所以沟内的饮食价格普遍偏贵。
去九寨沟途中,可在茂县,松潘等地用餐,餐饮条件尚可。 当地特色餐主要为牛羊肉,又以当地两大少数民族--藏族和羌族的特色有关,藏族以熏烤肉为主,辅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羌族喜食酸辣口味,动物内脏...
【景观】
九寨沟的主要观景点包括:宝镜岩、盆景滩、芦苇海、五彩池、镜海、屡牛海、诺日朗瀑布、火花海和长海等。
九寨沟景观五绝之一的雪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像英勇的武士,整个冬季守候在九寨沟的身旁。站在远处凝望,巍巍雪峰,尖峭峻拔,白雪皑皑,银峰玉柱,直指蓝天,景色极其壮美。
五花海是九寨沟的骄傲,从老虎嘴俯瞰,颜色好夸张,是谁打翻了阿拉伯神话中的藏宝箱?铺张出一地豪华,亦或是孔雀翎织就的羽衣,拿是拿不走的,只好塞在记忆里。
犀牛海水下的色彩宁静了许多,好象大自然进入了哲理状态的思考,绵软的水草只需轻轻抖动几下腰身,就让那蓝和绿幻化出无限神秘;海拔最高的长海,已是一片冰封,壮美得肃穆。珍珠滩上的激流破冰而出,水流白中泛蓝,银中凝绿,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夕阳照在海拔较低的芦苇海上,摇曳出满地金黄,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不时有水鸟从沼泽中扑簌簌飞起,原来,故事中的情节永远都不会完结。
【气候】
12月平均气温2~3度,1月平均气温-1℃,2月平均气温2~5℃,3月平均气温3~9℃。
冬季的白天九寨气温平均为1.3摄氏度左右,景区也会在冬季时节向游人优惠。而从5月1日开始,九寨沟将逐渐进入旺季旅游时节。
【特产】
川贝母、虫草、麝香、花椒等。
【饮食】
九寨沟--黄龙由于物资多从外面运入,所以吃的价格很贵,建议游客最好不要考虑吃的问题, 在当地的酒店内可以品尝到洋芋糌粑、九寨柿饼、荞面饼、九寨酸菜面等风味。考虑到运输极其不便,菜的价格也就相对较高了。
民族风味食品有烤全羊、手扒牛排、杂面、洋芋糍粑、青稞酒等。各住宿站点都有当地民族风味食品,但价格不菲。这里大多是西藏风味的食物,绝对不合内地人的口味,若不想后悔的话,不如不尝。
【购物】
在九寨沟--黄龙一带,如果幸运可以买到当地独有的羌族刺绣、茂汶苹果、中草药及藏族手工艺品“藏戒、藏刀、佛珠”等。
羌族刺绣:盛行于汶川,茂汶一带羌族聚居地,多采用几何花纹处理手法,线条粗犷,构图生动,形象饱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底纹苹果:醇甜细腻,芳香,以金冠红心,红冠品种为佳。
中草药:川西北盛产贝母,虫草,麝香等真贵药材。
花椒、蕨菜、木耳等也值得一买。虽然藏刀很有特色,但机场不允许托运。藏饰精制美丽,但不应很贵,可以还价,平均价格为10--20元。
九寨沟的物资多从外面运入,所以吃的价格很贵。建议游客不要对九寨沟的餐饮抱太大希望。在当地的酒店内可以品尝到洋芋糌粑、九寨柿饼、荞面饼、九寨酸菜面等风味小吃。
九寨沟的特色餐饮主要有三部分。首先是以糍粑、酥油茶、奶制品为主的藏族食品。九寨沟隶属于阿坝藏族自治州,目前基本保留了传统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其次是以当地盛产的药用植物与家禽烹制的药食一体的地方菜肴,如虫草鸭、贝母鸡等。还有就是利用山区资源的山珍野味。
需要提醒游客的是:藏族风味不一定适合您的口味,建议游客携带一些方便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