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我国最有名的作品是《挪威的森林》,可能因为有点像爱情小说,所以翻译得最广,其实他的真正精品是长篇《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还有很多短篇,比如《萤》,《且听风吟》,《......
我在高中时候看了村上的大部分的作品,跟你的感觉一样觉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我看过他写的最好的:因为不一样。他属于流行作家,但是和卡夫卡决不是一个水平的,在日本小说家里也属2流上,很好读,主要是林少华先生翻译的好,很到位,可是思想性和小说性平平,小说对于他是游戏,而在米兰昆德拉看来小说家是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一种排除了任何同化于某种政治、某种宗教、某种意识形态、某种伦理道德、某个集体的立场;一种有意识的、固执的、狂怒的不同化,不是作为逃逸或被动,而是作为抵抗、反叛、挑战。
相比之下,村上有种过多的重复自己的感觉,《萤》和《挪威的森林》,除非你是村上,才能在他相似的作品里感到满足。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有名的作品.
《挪威的森林》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 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 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 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
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 (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
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
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 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
杀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