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 有何典故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难兄难弟”是个有趣而特别的成语,它的出处故事内容,简单但有趣;成语蕴涵意义的变迁,巨大而特别。

据《世说新语德行篇》记载,有个陈氏家族,家长陈寔(此字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为“实”)有元方、季方两个儿子,都是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行甚佳。一次,陈元方的儿子长文,陈季方的儿子孝先,二小儿谈论人品问题,都极自豪地夸耀各自父亲的功德,争论得不可开交。

长文和孝先二童僵持不下找祖父陈寔评理,陈《寔笑看二孙争论,不期然觉得他们的父亲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样的,于中感叹道:“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思是,元方实在是好啊,好到很难做他弟弟(去效法学习他);季方也好得很啊,好到很难做他哥哥(去效法学习他)。

从此,这句感叹被人们紧缩成“难兄难弟”成语,不难领会,原成语的意思是说兄弟皆佳,无可挑剔,并驾齐驱。但是,这个本指好到“难于做兄,难于做弟”的意思渐渐被人遗忘,大家把“难于”之“难”解作了“落难”之“难”了。这解法同原解恰恰相反,一改形容兄弟都非常优秀的意念,变成了讥讽一对兄弟都同样坏的语义了。

现在,形容两个出类拔萃吕行皆佳者是“难兄难弟”,变成误解错用;形容坏人或是共同落难之人才觉合适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