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传播途径较复杂,通常有以下三种:
1、经血传播:由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浆或其它血制品而引起。由于注入极微量含病毒血液就可感染,一些医疗器械(如注射器具、针炙针、口腔器械等)如消毒不严,也可传播HBV;吸血昆虫的传播作用也不应忽视。
2、密切接触传播:HBV感染者的唾液、尿、乳汁、精液及阴道分泌液等,均可检出HBsAg,因此,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如果妊娠晚期患乙型肝炎,或孕妇是HBsAg携带者,容易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后,将HBV传播给婴儿。HBV经胎盘会给胎儿(宫愉感染)也有可能,但仅小数。
对待“小三阳”患者,有三种情况需要分清楚,第一:如果“小三阳”DNA检测呈阴性,肝功能、B超等均长期正常,说明病毒已不复制,无传染性,所以无需隔离与治疗。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60%~70%,目前国内外尚无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第二:“小三阳”还有一种表现为乙肝病毒DNA低水平复制(PCR检测<106),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腹部B超脾稍厚,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残留期。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20%,目前国内对此种患者最容易忽视。如果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可导致肝硬化、肝癌。
第三:最严重的是乙肝病毒DNA高水平复制(PCR检测>106),肝功能不正常,称为“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肝”。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它的特点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是由于乙肝病毒变异所致。这种“小三阳”反而比“三大阳”严重,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在治疗上可采取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促使乙肝病毒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不应仅仅是护肝降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
据悉,我国目前大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现症患有2000~3000万人,部分可能向肝硬化转化,而肝硬化的病人有3%~5%会发展成肝癌。
自己上医院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