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学的存在与研究历史十分久远,早在韩国世宗大王创制韩国拼音文字(公元1446年)之前,韩国通行的书写与阅读文字就是汉字。此前早在韩国新罗时代(公元696-918年)的官吏选拔制度中,就已经以中国的经史著作“五经三史”作为考核的范围。到了高丽时代(公元918-1392年)光宗年间,韩国举贤纳官,也普遍地借鉴和采用中国的科举制度。和中国当时的科举相比较,从形式和内容上可以说是十分接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教育机构采用的教材就是中国的经书。高丽睿宗四年(1109年),韩国的国子监“国学”就设置了“七齐”,用以讲授六经。
既然开设的科目为中国的经学,那麽我们可以想象所培养出来的文人学士,阅读和书写汉字自然不成问题。不过,当时的韩国人虽然使用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和我们今天的汉字读音并不相同,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在古代,因为表意文字所准确记录语音的劣势特征,表现在较不容易固定汉字读音上,常言说,“秀才认字读半边儿”,这种记录语音的方式比起表音文字来说,劣势十分明显。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造成汉字语音的变化较快,再加之受到各种方言方音的影响,使今天的汉语中汉字音较古代的发音有较大的差异,甚至听起来有些几乎完全不同。汉字以另外一种表音文字(韩字)固定下来的语音,因为表音文字记录和规范语音的能力强于表意文字,使用表音文字记录语音的易于读写的过程,可以帮助比较完整地固定和保留语音,这样,发音虽也有变化,相对于表意文字而言,保留得会相对完整。比如古入声字的读音,汉语语音演变至今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之中,被派到四声之中而消失。而韩语里仍旧保存着大量的古入声字的发音现象等等。
另一方面,当时的汉字阅读从意义上来说是相同的,但读音有异。一些韩语中的汉字发音和汉语的读音有所不同。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公元1419-1450年)在“御制训民正音”[这里的“训民正音”就是现在的韩文拼音文字。从当时的起名来看,有正音之意。可起到一套科学的注音方案之功效。]之中强调创制韩国文字的动因时提到:
“國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
可见当时一部分汉字语音之差距。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古代文言文在韩国的传播与应用。得以应用的古代文言文被称做“汉文”。传统的韩国人以通晓汉文为身份的象征,高丽时代和朝鲜时代韩国国家的主要典籍均采用汉文来撰写,文学创作也是用汉文来写作的。
参考资料:韩国汉语研究与教学的沿革及现状
因为 古代朝鲜半岛是中国的附属国 得听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