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6月19日专电(记者王研)野生菌虽然美味,但有毒的也很多。
如何在享用美味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吃到毒菌的风险呢?
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从事野生菌研究已近30年,他对300多
种食用菌、100多种毒蘑菇性状了解得比较清楚。郑文康告诉记者,专业人士通
常所用的毒物分析和动物试验方法,成本较高,而且对普通群众来说没有可操作性
。因此,从形态上进行鉴别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据记者了解,目前民间通用的识别有以下几种:形状奇怪,颜色鲜艳的可能有
毒;菌柄(根)不生蛆、不生虫、鸟不啄,鼠兽不食的可能有毒;嗅之有臭味,无
菌香味,味道薰辣,极苦的可能有毒;菌体受伤伤口变色、液汁混浊的可能有毒;
生长于阴暗潮湿和污秽地方的野生菌有时带毒;与葱、蒜、大米、银器、灯芯共煮
呈现乌黑色的可能有毒。
对此,郑文康认为,这些经验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甚至并无科学道理。比如云
南人在烹调菌类时有放蒜的习惯,但经过自己多年的研究,并询问过所有菌类中毒
的患者,没有一例是在烹饪时发现蒜变黑的,说明这种识别方法并不准确。但他同
时提醒大家注意,毒伞属有几十种菌类,只有一两种没有毒,其余的都会损害脏器
,并且死亡率相当高,毒伞属的菌类有一个共性,就是在菌柄的中间生有菌环,在
菌柄的底部生有菌托,对于这种菌子,是千万不能品尝的。
郑文康还强调,由于野生菌的研究相当复杂,并且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准则,因此食用野生菌还是要尽量挑自己认识、或以前吃过的,以免因为贪吃付出
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