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日关系,中美关系,是两个最为敏感的双边关系。而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关系。所以,我们姑且把中日美三国之间的这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称之为“新三国演义”。平心而论,我们国人骂这两个国家、特别是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是情有可原的。但问题是,如果热热闹闹地大骂上一通就能解决问题,就能扫除阻碍我们国家发展的障碍,那么大家不妨敞开了骂,十三亿人齐上阵抡圆了骂。但历史很残酷地告诉我们,在国家与国家之间,骂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显示骂人者的无能与可笑。
1、 日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与美国是一对老冤家,但又恰恰是美国在日本的两次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给予日本以决定性的积极影响。
虽然日本在美国的庇护下在二战之后实现了经济上的崛起,但美国一直在日本设有军事基地,并通过签署“日美安保条约”把日本置于自己的政治和军事从属国的地位。
日本在曾经在国际上以强悍的侵略者的姿态给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唯一使日本人遭到伤害的是美国人。日本曾经以太上皇的姿态凌驾于多个亚洲国家之上,但却不得不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接受美国这样一个太上皇的凌驾。日本大兵曾经肆无忌惮地在别国领土上凌辱别国妇女,却不得不接受美国大兵在日本领土上凌辱日本女性的事实。日本曾经试图把自己的混帐规则强加在全世界的头上,现在却不得不接受美国人的混帐规则并且还要陪上谄媚的笑脸。 如果日本有理由并且有权利恨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无疑应该是美国。 2、 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历史与现实):
从历史上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养子。古代的日本文化,几乎全部是从中国照搬过去的,从文字到服饰,从政治到宗教。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根据岛国的物质、地理条件,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但这种文化至今都遗留了鲜明的中国母文化的一些要素。围绕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行为,中日关系似乎已经走进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两国在这个死结的两端各说各话,彼此都已经听不懂也听不进对方的语言。
在国际交往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个死结对中日两国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除了在对历史的认知上有着严重的歧见之外,在其他领域都处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在经济贸易方面,并且都是对方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除外),两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已经到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地步。在资源上,日本已经失去了觊觎中国的理由。在军事上,日本已经难以单独与中国抗衡。因此,中日关系虽然不是友好的,但却是安全的,并且在经济上是紧密依存的。
3、 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并没有太多的仇恨。美国人一直认为自己对中国负有责任,这种责任延续到在抗战后的中国内战中对当时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支持,甚至延续到美国今天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当然,这里面后来还搀杂进了冷战的因素,意识形态的因素,以及美国国内新保守主义崛起的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中美关系陷入了谷底。这一方面有冷战中两大阵营对峙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突发的朝鲜战争把两国推到了直接对抗的战场。实际上,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建国精神是心存敬意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就明确地表达过这一立场。但是,对峙一旦形成,战场一旦流血,所有的道理都变成了空谈,最要紧的是各自国家的实际利益。中美两国的互相妖魔化,从五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并且随着朝鲜战争以及后来的越南战争的爆发变得更加激烈。中美两国之间会发生战争吗?答案是不会。近期不会,远期就更没有可能。两个拥有核武器并且是拥有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国家之间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拥有核武器之前总是摩擦不断,但是在双方都拥有核武器之后反而平静了下来,领导人的互访开始了,谈判代替了军事摩擦。这就是核武器的魔力。
如果台海之间爆发战争美国会介入吗?答案依然是不会。首先台海之间目前看不到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即使真的爆发,那也是由于台湾领导人公然破坏游戏规则所引起的,而这个游戏规则是由中美两国共同制定的——美国不允许台湾宣布独立,也不允许大陆对台湾动武;而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大陆就不会对台湾使用武力。这就是台海问题的游戏规则。破坏游戏规则的人应该独自承担后果,这是一般的常识。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亲密关系的背后往往隐伏着杀机,强硬对抗之中可能潜藏着温情,而相互之间的厉声责骂却是经济上互相依存的伴奏……国际间的关系就是这样,有历史的渊源,有现实的利益。现实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但历史的渊源也是谁都抹杀不掉的。
依我之见,日本军国主义复发是早晚的事,早晚免不了一场战争.
至于美国,从他们美利坚民族的意识,称霸是他们的第一目标,日本是他们放在这里来看着中国和俄罗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