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摇篮---北京林业大学
生命诞生于春天,而春天诞生于绿色,北京林业大学就象是一片令人动情的沃土,这里,创造着春天,创造着绿色,也创造着人们心底的希望。
颇具影响的多科性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座落于中国高校林立的海淀区,校本部占地600余亩,是中国林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我国唯一的全国重点林业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面向全国招生。从1952年至今,经过近五十年的风雨耕耘与探索,这所绿色的摇篮,浸透了伟岸、自信与成熟,迄今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环境学、生物学为特色,兼有理、工、管、商、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1994年学校与中国林科院联合建立统一的研究生部;1995年12月,学校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被国家列为首批启动的"211工程"院校之一;96年10月,进入"文明校园"建设达标行列并被北京市评为"首都文明单位";97年5月,又顺利通过"211工程"建设立项论证;97年10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近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在内的两院院士11名,毕业生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业务管理骨干。现在,学校在校生近6000人,其中硕士生、博士生500人,还有2600余名成人教育学生和部分外国留学生。同时,学校还拥有一支基础扎实、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共有教师522人,其中正、副教授352人,教授中博士生导师7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有许多是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近年来,学校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树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想,不断健全学科门类,优化学科的结构,现设有生物、园林、资源与环境、生态工程、森林工业、基础科学与信息工程、经济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职业技术、成人教育等10个学院,以及研究生与体育教学两个部。共有27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和1个二学位专业,硕士点14个,博士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拥有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和国内先进的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中心、生物中心、显微技术中心、森林生物中心,及供教学实习用的金工厂、木工厂、大型苗圃,在北京西山风景区还设有教学综合实习林场1万余亩。拥有国家林业局外语培训中心、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沙漠化防治培训中心等4个培训中心和13个各类研究所,校内外共有教学科研基地30多个。新建教学主楼2.54万平方米,体育馆2800平方米,图书馆大楼8400平方米,内设全国林业院校进口教材中心,藏书86万册,并全部实现计算机查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各项科研成果380多项,其中近200项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有13项获国家和北京市奖。学校在造林学、森林经理学、水土保持学、园林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10多个学科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另外,学校还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已与世界上20个国家30多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了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协议,先后聘请100多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接待专家、学者近6000人次,并派出大量教师出国讲学、进修、进行合作科研。学校的校办产业蓬勃发展,已初步探索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目前,学校正在进行综合改革,向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学迈进。
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并重:北京林业大学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校训,着力创造富有特色的校风与学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努力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大力开展素质与人文教育,把业务素质培养与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在狠抓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程的同时,依据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学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实行选课制、主辅修制及免修免听制,鼓励学生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对优秀的学生实行学士、硕士学位连读制,鼓励他们脱颖而出。同时逐步推行全面学分制,给广大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特点和主动发展的条件和环境。1990年以来我校学生连续4次获联合国教科文及国际风景建筑师协会组织的"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奖,97和99年在北京市数学竞赛中,我校均获第一名,98年和99年在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我校学生连续两年获二等奖。99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我校获书法组一等奖,美术组二等奖。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在严谨治学的同时,重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给学生以思考和创新发展的空间,努力促使学生活跃学术思想,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形成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拥有为数众多的社团,其中如"山诺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等已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另外如艺术团、广播站、乐队、美术协会等社团也极具特色。学校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和学术节,并经常举办大量的人文和科技讲座,学生在这些组织和活动中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发展了个性,培养了创新能力。
重视新生入校和毕业生就业两大环节:北京林业大学十分重视新生入学和毕业生就业这两个环节,为鼓励优秀学生报考,依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加10-20分,对高考中成绩位列本省前100名的考生,以第一志愿录取到我校者一次性奖励5000元。为鼓励学生勤奋好学和保证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制度,奖学金数额为每学年600-2000元,享受面45%,根据学生德、智、体综合成绩评发。学校每年将收费总额15%设立特困生补助基金和勤工助学基金,还设立了数百个勤工俭学岗位,使经济上有较大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我们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并大力向用人单位推荐,由于学校的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在近年来全国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校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供求比。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壮美的画卷,需要我们几代、十几代北林人用汗水、智慧、青春来辛勤编绘。亲爱的高中毕业生们,北京林业大学热情欢迎勤奋好学,有志于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同学来校深造,并以你们未来的成功和对国家的贡献来回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