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间的史事。因宋神宗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评价而得名。五经,特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作品。称谓文化,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文中出现的三称谓表达了三种感情,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爱称;孤,王侯的谦称;大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1分钟)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出类拔萃的历史人物灿若星辰,他们或以超凡的能力,或以崇高的品格,或以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站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三国时期的几位历史人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5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1分钟
二、初读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层次(约10分钟)
1、自由朗读 2分钟
文言文学习贵在朗读,从读中理解课文,读出语言的味道。请用两分钟时间大声朗读课文。
2、单读评价 3分钟
请一位同学来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其他同学听读完后给予评价。出示读音。
3、范读比较 2分钟
音准,节奏准,语气,层次清。
4、读出层次 2分钟
要想读出层次需要理清情节。概括情节:根据人物的活动确定情节,各用两个字概括主要情节。劝学――就学――论议――结友(板书人物情节)
人物 情节 特点
孙权 劝学 关心下属,严格要求
语重心长,善劝好学
吕蒙 就学 知错就改,小有所成
鲁肃 赞学 性格爽朗,敬才爱才
分组分层次读课文
三、译读 理解词语,读懂句意(约15分钟)
1、根据注解,独立翻译3-5分钟
2、出示重点,质疑问难 7-10分钟
一词多义的词:大:表示程度,非常;年长 见:了解;认清 当:掌管,担当;应当
古今异义的词:博士:古代学官名;现在指学位最高一级。 但:只,只是 过:
表示称呼的词:卿: 大兄
表示语气的词:邪 耳 乎
较难理解的词:及 就 谓……曰 辞 治
本文两个成语: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难理解的句子:
翻译句子要做到字字落实,语言通顺。
翻译的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齐读,同学们已经读得很流畅了,想要读好文章,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人物情感,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品读”。
四、品读 读出语气,赏析人物(约10分钟)
请你揣摩人物语言,选择一处你读得最好的,读一读,并说一说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读出了人物什么情感。
1、选择朗读,揣摩语气
2、赏析人物,概括特点
完成板书
人物 情节 特点
孙权 劝学 关心下属,严格要求
语重心长,善劝好学
吕蒙 就学 知错就改,小有所成
鲁肃 赞学 性格爽朗,敬才爱才
3、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五、悟读 感悟探究,获得启示(约9分钟)
经过初读,译读,品读,同学们把握了课文的情节,人物的情感,相信大家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都有很大收获,请你用下列句式说一说你的收获:1分钟思考
我从孙权身上学到了(待人、治学、读书方法)
我从吕蒙身上学到了
我从鲁肃身上学到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
从文章的写法中我学到了
我从吕蒙和方仲永的不同结果中学到了
……
课后请同学们整理在笔记本上,可以合作完成。
六、拓展 延伸阅读,想象写作
文章对吕蒙的“辞”“就学”写得很简略,是为了突出“劝学”的主题,请根据孙权的语言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想象吕蒙如何推托?又是怎样学习的?补写两段文字。
结束语: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希望本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