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和電力短缺形勢嚴峻,已經成為經濟高速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何祚庥院士和王亦楠認為,我國以煤炭為主的低效能源結構與世界能源消費的主流方向有很大偏離;綜合資源、技術、經濟、環保四方面的因素,大規模發展風力發電應是解決我國能源和電力短缺的最現實的戰略選擇。
作者分析了風力發電的優勢,主要表現在:(1)風力發電已經成為最具有商業化發展前景的成熟技術和新興產業,有可能成為世界未來最重要的替代能源。(2)風電技術已經相當成熟。(3)風電成本已經具有市場競爭能力。(4)風能資源十分豐富。(5)當前我國的風電產業已經凸現經濟效益。(6)風力發電將能迅速緩解我國能源急需和電力短缺的局面。(7)風力發電還能有效地遏制溫室效應和沙塵暴災害。(8)風力發電也是解決邊遠農村獨立供電的重要途徑。
作者指出,我國目前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在政策層面和技術層面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在政策層面:(1)缺乏發展目標和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2)缺乏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和強有力的體制保障,從而大大影響投資者的熱情;(3)缺乏鼓勵國產化的政策措施;(4)缺乏有效的投融資體制;(5)缺乏政府指導下的採購政策;(6)缺乏強有力的宣傳,公眾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認識不足。在技術層面需要解決風電與電網的連接問題,避免由於風電的不穩定對電網造成衝擊,還要開發儲存電能的方法和技術。
作者認為,風電是電力行業的先進生產力,風電應成為我國能源和電力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現實選擇。儘管風力發電目前存在著一定的障礙,但我們要確立能源領域的科學發展觀,增加研究與開發投入力度,大力培養風電人才,將風電的建設提高到刻不容緩的戰略地位。
参考资料: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