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当今世界十大疾病之一。当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可用胰岛素制剂来治疗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是有散布于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汤元。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其正常值为80d到120mg\DL,即每1DL(100ml)血液中含葡萄糖80到120mg。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就会明显升高,肾小管则不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吸收会血液,从而使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病。
参考资料:生物老师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糖尿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原因不太清楚,我们称之为
原发性糖尿病;另一类糖尿病有其特殊的病因,如胰腺
疾病造成胰岛素合成不了,分泌不出来,或者是由于其
它内分泌的原因引起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这
就属于继发性糖尿病的范畴了。虽然原发性糖尿病的病
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至少可以
说,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条:第一是遗传因素,
也就是说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遗传的是容易得糖尿病
的基因。比如有人认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遗传的是
胰岛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破坏的基因;对于非胰岛素依
赖型糖尿病,一般认为此型为一种多基因的遗传,遗传
的是容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
因。但是,如果光有遗传倾向这种先天的因素,还不至
于得糖尿病,还需要有后天的因素,或者说环境的因
素,这就是得糖尿病的第二个因素,对防治糖尿病来说
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包括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
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等。这两条因素长
期、共同作用,就使人得了糖尿病。
看到森林才能找到路
美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与营养学家Roberto.Young在他的新著《THE PH MIRACLE FOR DIABETES》(《PH值对糖尿病的神奇作用》)中灰谐地指出:在机体酸性的体液中,不同的脏器有不同的反映,这些反映被现代医学贴上了不同的名字,胰脏里变酸了,就叫做糖尿病。现代科学太关注一棵树,而不关心森林,如果能看到森林的话,就能找到一条路,——一条通向健康的路。
美国糖尿病协会(AOA)的研究显示:
糖尿病人的失明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7倍;
糖尿病人的坏疽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
糖尿病人的心血管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11倍;
糖尿病人的瘁死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5倍……
目前,全世界的糖尿病的患者约3亿多,位列疾病第三位,预计50年内会增长一糖尿病已经是儿童疾病中增长率最快的一种,Ⅰ型糖尿病在中国儿童中的发病率28/10万,据世界首位!
糖尿病不是胰脏与胰岛细胞本身有问题,而是血液和体液变酸了。胰脏里的PH值的平衡改变了,变酸了的体液影响到了胰脏细胞的正常功能,影响到胰岛素的正常效率。日本科学家经多年的研究,精确地指出:PH值每偏酸0.1个单位,人的胰岛素活力降低30%!所以在酸性体液中,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只有当我们明白了糖尿病不是我们身体的细胞本身造成的,而是我们细胞居住的环境变酸了造成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森林里找到一条回家的路。我们完全可以用全天然的方式来减慢、停止,甚至修复糖尿病及并发症。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酸性体质?
为什么酸性体质会生病?
我们机体组织有约70%的水份,通称为体液。如果体液的平均PH值为7~7.4(血液波动很小,只能是7.35~7.45),则为弱碱性体质,小于这个平均值则为酸性体质。组成机体的75兆个细胞就生活在这些体液中。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了我们人体不同的器官,这些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辛勤地工作着,进行着我们的生命现象。每个器官就象一个工厂,细胞是工人,工厂的产品是靠工人来完成的。如果工人生病了,都请病假了,工厂就会效率低下,甚至于停产。所以说,细胞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细胞喜欢弱碱性的体液,即喜欢弱碱性体质。如果是酸性体质,细胞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导致器官不能正常工作,这才是生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现代细胞学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譬如胰岛细胞在酸性体液中,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就形成了糖尿病。因为在酸性体液中,蛋白质的带电状态发生了变化而改变了它的代谢行为,胰岛素也是蛋白质,酸性体液对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酸性的生活环境,使胰岛细胞遭到损坏,是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体液为什么会变酸?没变碱?
造成酸性体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体过多的摄入酸性食品,如肉类、家禽类、鱼类、乳制品蛋类、谷类等,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氯、硫、磷等酸性元素。而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它们被消化分解后,在体内留下钠、钾、钙、镁、铁等碱性的矿物质。不过,很多蔬菜采取大棚种植,缩短了生长时间,使之不能充分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和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其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大打折扣。再者,农药、化肥、生长素、保鲜剂等,也破坏了它们的营养结构,使之不能起到足够的中和酸性物质的作用。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我们的居住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这使得细胞居住的体内小环境,也同样被污染了,导致体质变酸了!
实际上,我们的机体有着与生俱来的智慧,当我们自己每天往身体的大河里倾倒着垃圾食品时,机体都在竭尽全力地调集全身的碱性资源(钾、钠、钙、镁等)来中和这些酸,以免伤害了细胞,累及到各脏器的正常工作。但是我们这些“聪明的人”如果不能意识到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继续往这条大河里扔垃圾,使得机体的自救能力超出极限,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生病甚至过早死亡。机体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最后到死亡,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早意识到酸性体质的危害,越早进行营养干预越好。否则酸性体液就会像酸雨毁掉森林一样,慢慢地吃掉我们的微血管,抽空我们的骨骼,破坏机体的整个生命代谢活动。从这个角度上看,人只有一种病,那就是酸性体液。只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平衡人体酸碱度。
森林中的路在哪里?
Robert在他的<>一书中说:现代糖尿病药物除了对你身体有伤害以外,基本上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只要你能了解到糖尿病是你细胞居住的环境造成的,就有办法来解决它。
他说:从我的研究和试验证明,让糖尿病患者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让他们大量地吃碱性食品(绿色蔬菜、绿色饮料等)可以根本治疗 II型甚至I 型糖尿病。这真是人体PH值的一个奇迹。
2002年,我在美国的迈阿密,做了6个月的I型与II型糖尿病试验,2003年又做了三个月同样的试验。二个试验中,我都给糖尿病患者服用大量的碱性食品和绿色保健品,一定量的有氧运动。结果显示:所有糖尿病患者只要完成了我的试验,他们服用的药物和注射的胰岛素都可以减少,甚至可以停止服用药物。而且这些患者血压也低了,总胆固醇都降低了。由此,我找到了一条路,一条令人兴奋的回家之路,一条给人以希望的健康之路。这条路竟然就在脚下——改变酸性体质! 改变体液PH值的计划不是一个治疗计划,是一个饮食计划,是一个生存计划,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计划。如果你真想离开你的糖尿病,你必需改变酸性体质。许许多多案例表明,这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唯一有效的。
那么,如何改变酸性体质呢? “病从口入”是千古训律,但以前只知道从口里进入的细菌、病毒导致人生病,却不知道吃进的酸性食物过多造成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所以,改变酸性体质,就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搭配,最合适的比例是3:7。如果已经是酸性体质,就要多摄取碱性食物了。碱性食品就是指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钾、钠、钙、镁等),含量越高,碱性越强,中和酸性体液的能力也越强。植物中的这些矿物质、维生素等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生物活性高,无毒副作用。下一期我将为大家提供糖尿病人改变酸性体质的12周饮食计划。
作者简介
徐新月,博士,中国养生院副院长,中国养生院博可研究分院院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BOK生命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杭州博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麦绿素创始人。
小资料:
上世纪末,日本著名的药物学家荻原义秀研究1000余种植物后断言:大麦嫩苗是世界上单一资源营养含量最丰富的植物。此后几年的国际性研究,更确证了大麦嫩苗是“碱性食物之王”。它含有23种维生素、70多种矿物质、近100种活性酶及其他200多种营养物质。美国SHELLEY教授经过大量研究表明,3盎司大麦苗汁倒进1升纯净水中,15分钟就能平衡血糖到正常。他说,大麦苗是酸代谢的天然缓冲剂。1995年,美国著名的医学营养学专家史娥普教授《大自然神奇的返老还童食物——大麦的嫩苗》一书公开发行后,由大麦嫩苗汁液提取的麦绿素便风行欧美,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的第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