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的历史]
黄帝,是新石器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在黄帝时期,野蚕被开始驯化家养了。从此,栽桑养蚕成了古代农业的重要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社会形态也由此诞生。而我们的祖也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完成了向蚕学习的第一步。但是,养上这么多的蚕,又该如何抽出它们的丝呢?
古代我们一般都认为是黄帝的妃子嫘祖这样一个人她带领人们开始发明缫丝、织绸,这样一种工艺,是她发明的,所以我们现在祭祀她,以她作为家蚕的祖先。说嫘祖在桑园里喝茶,水很烫,想凉一会儿,一颗茧子掉进去了,掉进去了,等筷子一捞的时候,就把丝捞出来了,丝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可以(被)拉出来。
现在,缫丝厂在缫丝时,一般把八个蚕茧的丝并在一起,并且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生产出不同长度的生丝,有的甚至长达几十万米,其中却没有拼接的痕迹。那么,蚕丝为何能够粘在一起,蚕究竟又吐出了怎样的丝呢?
[如何自己抽丝]
首先要选用上等的双宫蚕茧,(就是里面有两个蚕蛹的),如图
烧——拨——开——拉:全图在下边
1、烧:(基础最重要)
煮茧,煮茧很有讲究,首先是时间一定要掌握好,煮太烂,用农村的话说就是以后做被子就不牢,太生则影响加工,成品上也会有生块。另外加入的配料要定量。有的厂家为了追求蚕丝的白度,加入过度的增白剂,具体这东东会不会影响蚕丝的纤维,我还没有研究过,但是农村里自己用的蚕丝是不会加增白剂的。
2、拨:蚕茧煮好后就是手工活了。
把蚕茧一个一个拨在手上,摘去蚕蛹和其黑色的褪皮(有的被子上会有小黑点就是这东东没有摘干净),在这摘除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点点蚕丝粘着,这点蚕丝可以用机器来打成丝棉片,也可以加工成被子,这个价格就低了,
还有就是我们在选双宫茧时会把一些次茧(如薄茧)去掉,这些薄茧也可以用机器来打机丝棉片。
拨的具体方法:
上等的双宫茧只要在手上拨5个左右就可以拉成一小块了。这个过程在干净的流动水中进行是最好的。
3、开:开好后如图:这就是做蚕丝被的半成品
把这些小片开在固定的模形上(要注意拉均匀),一般用5个小片就可以了,再用脱水机脱干,注意一定要脱得非常干,不然蚕丝会不那么柔软。晒干!一定要非常干!
这就是拉成被子的半成品了,曾经有个温州的商人来我们这里批发半成品的时候问我们“要像帽子的那种”哈哈, 聪明绝顶!
3、拉(最后的关键)
这两年来采用了4人拉的方式,把“帽子”拉成整张被子大小,前些都是两人拉的,一条被子要一片片贴合起来,现在有的自己家里还是这样翻的。
拉的时候要注意均匀,这就要请有经验的师傅了。
好了,这样蚕丝内胎就成形了,在外面套上全棉的脱脂纱套,要密哦,或是全棉高支高密的宽幅棉布套。(内胎套很多厂家会用些拼的窄幅略差的布料,这个价格就低些)
PS:1、蚕丝也叫丝棉,那种在缧丝厂里出来的白厂丝是做纺织品的,不是做被子的
2、蚕丝被用久了总是没有新的那么蓬松,但是总是很软,很贴身,要翻新可以在两边再加点新的丝棉
以上纯属个人的经验,可能有些不太全面。以后有机会再发些图上来。
另外今年的蚕茧价格上涨,所以今年的蚕丝被每斤比去年同期至少要上涨5-6元/斤
有不足之处多指点!
参考资料:http://forum.taobao.com/forum-9/show_thread----3164443-.htm||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07/17/ba***********_short_14060717015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