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全(1869-1942)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他七岁入私塾,读书之余,喜欢听戏和学着唱戏。九岁随其父在天津学唱“怯大鼓”,后改习京剧,攻老生,一度拜在京剧名角孙玉卿门下,后因故离开梨园界,改习大鼓。青年时期拜当时在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怯大鼓”艺人胡十为师,他潜心钻研艺术,并得宋五、霍明亮的教益,进步很快,声誉鹊起。刘宝全因能继承前辈艺人的特点,博采众长,技艺比较全面。在一次堂会上,他偶遇京剧著名老生谭鑫培,倍受启发。而后他根据个人的嗓音条件,吸收京剧、梆子等的唱法并加以创新,又将河北乡音改为京音,使“怯大鼓”演变为“京韵大鼓”。
他的嗓音洪亮甜脆,高低兼备,吐字有力,表演洒脱漂亮。演唱时善用高腔烘托气氛,寓情于声。他将身段与唱词相结合,象是一个京剧演员在表演,使人观感一新。在表演上他注意手、眼、身、步的准确运用,恰到好处,其艺术风格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在演唱内容上,他也做了大胆的改革。将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八十余段曲子,经过再三筛选,只剩下二十七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刘宝全创造了一种对后来影响最大的、新的京韵大鼓的风格,世称“刘派”。京韵大鼓的唱腔,经过刘宝全的改革创造而丰富多采。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刘宝全以其高超的技艺把京韵大鼓艺术推向了高峰,享有“鼓王”之美誉。在当时,他与谭鑫培、双厚坪并称“艺坛三绝”。
刘宝全一生所演曲目甚多,擅演金戈铁马、激昂慷慨的段子,如《单刀会》、《战长沙》、《闹江州》、《群英会》、《博望坡》等, 以《三国》、 《水浒》段最为拿手。而在《大西厢》中,他用优美、俏皮的演唱刻画了红娘、张生、崔莺莺等不同的人物性格,使之成为刘派大鼓最有代表性的曲目。
“刘派”追随者甚多。在天津的京韵大鼓演员中,著名的有小黑姑娘(金慧君)、林红玉、章翠凤、桑红林、小岚云(钟俊峰)、侯月秋等,她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刘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