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隶属于昆虫纲同翅目蝉科,其卵多产于树木嫩枝皮下组织内,若虫生活在土中长达数年之久,靠它的针状口器刺入树根、树枝来吸收营养。北美有一种蝉,它的若虫需在土中生活17年,故称十七年蝉。当蝉的幼虫长大,要变为成虫时,便将自己的蝉壳脱在树根或树干上,蜕变为有着美丽翅膀的成虫。不久,他们中的雄性公民就在枝头“知了——知了——”地唱起来了。人们常说的“金蝉脱壳”指的就是这种蜕变。它已成为成语,比喻施计脱身逃跑。蝉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它有薄而透明的四个翅,可以飞翔。雄蝉的胸腹交界处,有个发声器,在夏日燥热天气时,蝉鸣叫的声音最响。南北朝时有位叫王籍的诗人,写了首《人若耶溪》诗,其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句,以蝉叫鸟鸣反衬林静山幽,成了妙趣佳句,恰恰说明蝉的噪叫是此昆虫一大特点。
雄蝉的“乐器”长在腹部第一节的两侧,结构非常精细,两边各有一个白色的、圆而大的薄膜,叫音盖,很有弹性。音盖下面长着像鼓皮似的听囊和发音膜,和身体里十分发达的声肌紧紧相连。当雄蝉振动翅翼“奏乐”时发音膛内壁肌肉收缩振动,蝉就可以发出“喳喳喳”的声音。这单调细小的声音通过气囊的共鸣作用,再加上折膜和镜膜也跟着一起振动,就变成了嘹亮、高亢的“知了、知了”的歌声了。据科学人员观察,蝉的鸣叫与天气有关。夏天由雨转晴前2小时左右,蝉就叫,而晴天转阴雨时,蝉不叫。而天气持续晴好时,蝉也鸣叫。这是因为下雨前,它的发音薄膜潮湿,振动不灵。相反,天气转好,空气干燥,薄膜振动有力。一般来说,清晨有露或大雨将至,蝉鸣则止、蝉唱暂休。故有“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李商隐《落花》)的诗句。有人说,蝉这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呆着,“……四年在地下干苦工,一个月在阳光下欢乐,这就是蝉的寿命。我们不要责备成年的蝉狂热的高奏凯歌,因为他在黑暗中待了四年,披着皱巴巴的肮脏外套,如今他突然穿上标致的服装,长着堪与百鸟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微醉半醺,在这个世界里,他极其快乐。为了庆祝这得之不易而又这么短暂的幸福,歌唱得再响亮也永远不足以表示他的欢愉啊!”
参考资料
http://www.wh19c.com/show.aspx?id=227&cid=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