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做梦,但是直到今日还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梦的实质是什么。现在研究人员正在通过运用人脑图像学来试图揭开做梦的奥秘。
梦对人脑发育起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感官磁共振图像和正电子扫描仪来观察人们在做决定、感到恐惧或者嫉妒、应对不确定因素时大脑所呈现出的活动状态。最后发现,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人极度焦虑时,图像上人脑的记忆中心区域会有亮光闪烁。研究人员说:“我们都知道,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并不会休息,它会在另外一个舞台上继续活动。”
有的孩子经常会梦到怪兽,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心理的反应。怪兽通常代表的是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害怕的某个人。另外,很小的孩子会把自己的梦描绘得简单而具体,而9岁和10岁的孩子则描述得更为复杂一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指出,梦对人脑的发育成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梦境反映人的真实想法
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梦不过是在大脑中随机出现的一些简单图像。1977年,哈佛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在睡觉的时候,只是在大脑的最表层部分有一些电子活动,通过简单地激发大脑的其他一些部分,产生了一些奇怪而不连贯的东西。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伦敦皇家医学院的一名年轻的心理学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驳斥。他提出,做梦是人的心理和生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反应。他在研究中发现,那些经常做梦的人在大脑表层区域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而大脑受损部分与高层次的动机、情绪激动、抽象思维等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似乎显示,梦境能真正反映出人内心的想法和动机。
唤醒恶梦,重新入睡
研究者在临床中还发现,那些曾经遭受过不幸经历的人,梦境都有着相同的轨迹。首先,他们会在梦中不断重现这些恐怖的场景。而当他们的身心逐渐恢复后,梦中恐怖的场景会越来越少。
所以,帮助这些病人的一个方法就是,当他们正在做恶梦的时候,将他们唤醒,在整理好他们的思绪后,再重新开始入睡。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些病人做梦的内容在改变的话,那么距离完全恢复也不远了。
因为人的身心,还有体内不舒服,发出的征兆!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
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
由于人在梦中以右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恶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