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次性筷子的发明者,然而日本却是世界上森林覆盖面积最高的国家之一。尽管如此,日本并没有砍伐自己的树木。他们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来源于中国。 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出口到日本、中国台湾、美国等3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186.0939万箱,则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是问国人,我们是否该对一次性筷子说“不”了。
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可日本人就餐并不是都使用一次性筷子。日本人的节约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报道,中国某一商家接待一行日本客人,在就餐时发现,几个日本朋友都随身携带一个长方形的小盒子,从里面拿出自备的筷子用餐,真可谓节约到了极点。这样做既环保,又卫生。由此想起不久前国家对一次性筷子的抽样调查,合格率很低,根本起不到清洁、卫生的作用。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放弃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呢?要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可无限制地开发、利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的承载的能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再看韩国人的就餐习惯。韩国人的餐馆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一律用金属筷子。他们认为一次性筷子浪费资源,不利环保。韩国人用餐后有饮水的习惯,水杯也是金属的,不用一次性纸杯。韩国人餐后用的牙签也是以番薯为原料制成的,而且五颜六色,美观实用。这样做即可以节约大量的木材,又便于迅速降解,减少了垃圾产生。在以前,韩国的牙签也是用竹子制成的,环保部门认为这是浪费资源,牙签使用后随手扔掉又成垃圾,污染环境。于是韩国便研制生产了以土豆淀粉为原料的食品牙签,节约了资源。
中国是能源匮乏国家,能源短缺和油价上涨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充分利用和节约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应从每个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