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湘军在攻打太平军之初,连败于湖南岳州、靖港。湘军首领曾国藩痛不欲生,陷入绝望,投入江中,想以死洗辱。被其左右救起后,上书朝廷报告军情时称湘军屡战屡败,请求严议。其左右建议曾国藩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曾接受了这一建议。朝廷看到奏章后,认为曾国藩虽然连遭失败,但仍坚持战斗,其忠心可嘉,不仅没有严议,反而予以重用。曾国藩从中受到鼓舞,精神大振,便重整军务,誓与太平军血战到底。最后,终于攻破天京城池,成了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有功之臣,受到朝廷嘉奖。
这两个成语出自曾国藩的故事,曾在与太平天国的前期战争中,由于农民军气势宏大,民心团结,曾国藩屡吃败战.曾的副将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提到该军屡战屡败,曾国藩看到后,大笔一挥,改成屡败屡战.于是曾的军队不仅没有受到慈喜太后的责罚,反而因为鼓舞士气而受到了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