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汤是一种地道的北方民间小吃(有些地区,也把这种吃法叫做“拨鱼儿”,两者的区别不是很大),据传最早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朝廷委派的工作组下乡去做调研工作,为了密切联系群众,那时候也无须粮票油票的,一律在社员家里吃派饭,跟现在没什么区别的。当走访到一户贫穷的渔户家的时候,四壁空空,家贫如洗,仅剩下了小半碗的杂和面,只好将蛤蜊(读音gǎla,即牡蛎,也称生蚝)搀着杂和面,为上级领导做了碗汤。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腐败肚子海鲜鱼肉地吃惯了,何曾见识过这等饮食?可能确实饿了吧,就和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典故如出一源,一碗蛤蜊杂和面汤令食者的味蕾如痴如醉,兴致中询问究竟何物如此美味,渔家答曰“蛤蜊汤”,于是蛤蜊汤从此名闻天下,由于方言的缘故,以讹传讹被叫成了“疙瘩汤”,类似的故事在现在的辽宁省大连、青岛等地广为流传。
做疙瘩汤是种适合全民普及演习的行为艺术,倏忽间能够将半碗散面粉创作为香气沁人的瑶汤碎玉,大抵还是要培养点感性细胞才行的。单说那搅疙瘩吧,绝非一个囫囵的“搅”字就足以描勒的。作为刚刚入门的菜鸟级见习者,首先要熟诵“老三篇”般地牢记“搅疙秘诀”:其一,加水应该循序渐进,慢加勤搅,不可一蹴而就,仓促开局,头脑中反复回放着雨点砸落的Slow Motion ,润物无声,浑若天成;其二,搅拌必须沿同一方向,正常均应顺时针方向,作匀速运动,力贯腠理,筷头划动的涟漪使面粉与水之间形成凝聚;其三,在搅拌的时候,要腕子动而不是手指动。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悉心观察,会发现其奥妙其实和纺缠毛线的原理是一样的,作用点远,不仅节省力气,而且更有益于动作的连贯性。如今人们动辄将瞩目社会人物称呼为“大腕”,其实就来自人们在生活中的体验,同样一般劳作,腕子当然比手指要更显功底。
舀上半碗面,加水搅成均匀细碎的小疙瘩,入锅煮熟即可。有直接加糖吃的,不过那种甜糨糊在北方地区极为鲜见,多半还都是呛锅的混汤面疙瘩,分为荤素两种形态。先在锅里放油,烧热后放入葱末、姜末及肉粒爆出香味,加入少许酱油改善清汤寡水的颜色,煮面疙瘩的同时再添加盐、味精、青菜进行色彩与营养调和,轻淋少许香油烧开即可出勺。素疙瘩与此程序基本相同,不过是将肉粒换做西红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