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切记以下三忌:
一、忌服量过大引起血压骤降。人体的动脉血压是血液流向组织器官的动力,对保障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血流量具有重要意义,如血压骤降,全身各组织器官血供应不足,尤其是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将会因缺氧而发生机能障碍,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二、忌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如果突然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临床称为降血压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病人还可因血压骤升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部分降压药长期服用后使机体对其产生依赖性,一旦突然停药而出现的反跳现象。故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切忌突然停药,而应逐渐减少药量,平衡过渡,以保证安全。
三、忌睡前服药诱发脑血管意外。传统的降血压服药方法,是每日药量分3次服用,有些高血压病人习惯睡前服用1次,以为服药后血压下降,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觉。殊不知,睡前服药,2小时后可达血药浓度最高峰值,而此时机体本身血压也在下降,二者合一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从而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此,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时间服药,或采用时辰药理学原理服药法,避免发生上述因掌握服药时间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因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倍受患者重视。虽然绝大部分药都是经肝代谢肾排泄,但并不表示对肝肾都有损害。患者可以考虑选用双通道排泄的药物,如洛汀新。各种药物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由于每个患者的反应性不同,因此不良反应表现也各异。现在普遍应用的各种降压药都经过大量长时间的临床验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只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分析,合理用药,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
1)利尿剂:不良反应有低血钾、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和高血脂。另外,对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会有不利影响。
2)β受体阻滞剂: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血脂等。虽然最近发现小剂量可治疗某些心衰,但大剂量使用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3)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可产生面部潮红、头痛、心率加快、踝部水肿。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由于对心脏传导及窦房结功能有抑制,因此对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者不用。
4)α受体阻滞剂:体位性低血压,尤其首剂服药时容易发生,因此首次服药时常在入睡前半量服用,并注意夜间尽量避免起床。
5)ACEI:最多见的是咽痒、干咳。
6)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目前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降压药的使用或配伍禁忌
保钾利尿剂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
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心衰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禁用于妊娠妇女
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尿剂不是好的组合,而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适用于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保钾利尿剂和用可以防止低血钾
β受体阻滞剂不宜与利尿剂长期合用,因可引起血糖和血脂紊乱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观念
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从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转变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2.有利于改善代谢障碍;
3.保护靶器官不受损害,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4.适用于配合全身其它疾病的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为合理使用降压药,病者服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二、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三、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四、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五、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六、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七、忌临睡前服降压药
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