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热门专业就一定适合自己。一位老教授说,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现在考生们重视的往往只是基础课的复习,考研仍为应试,是高考的延续。他表示,从长远看,专业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准备考研之初,就注意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专业。
考生在选志愿,特别是在跨专业选择志愿时,都该注意些什么呢?有关专家表示,跨专业选志愿有以下原则:理转工易,理工转文易,经济类转纯文科易,反之则难。同时,选志愿最忌讳不管自身特长,只钻“热门”专业。其实,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不是太冷,只要有兴趣,能发挥特长,都能干出名堂。
计算机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众所周知的热门专业,但专家提醒考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读这些专业的研究生。比如计算机研究生,计算、离散数学类、通信类、数学系的学生读起来可能会轻松许多。而经济管理类研究生也是看起来容易读起来难,因为经济中对数学要求高于理工类。所以,本科阶段在数学学习上要求不是很高的专业的学生读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可能会吃力些。
从总体上看来,由于研究生扩招,近年来全国范围内考研录取率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接近30%。但是具体到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则不尽相同,从2005年情况来看,报考北京地区的20余万考生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考生报考了“人北清师”四大名牌高校。这类高校的竞争更强一些,录取率一般在15%上下。从专业上来看,法律、财经、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录取率更低,一般在10%以下,而非热门专业录取率则在30—40%甚至在50%以上,有的还需要调剂才能录满。因而,不好简单回答哪些学校或专业好考,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名校和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录取率较低。而调剂则要看各有关招生单位当年的报考情况。
考生一定要理性选择招生单位,要根据本人的实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量力而行。首先考生要了解招生单位的招生情况,获取招生单位以及报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录取率等信息,了解竞争激烈程度。其次选择学校和专业不要扎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确定报考目标之后,要尽力收集报考单位的复习资料进行备考。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吧
我认为在选择专业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判断,我想最好先工作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欠缺什么,如果那时侯你认为考研可以帮你解决这些瓶颈问题,那就应该认真的准备了,也知道自己因该考什么了.我的一点想法,希望对你有点用!祝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