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
汉武帝时笛自西域传入中原,由丘仲等人加以改造定型。而从竹制、边棱音和开有侧孔等广义特征来看,笛早在春秋时期就在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现竹笛多缠丝线以防裂。音域可达两个半八度。形制较多,常见的有梆笛、曲笛两种。梆笛因常用于北方梆子戏伴奏而得名,笛身较短细,音色清脆、明亮;曲笛因常用于昆曲伴奏而得名,笛身长而略粗,音色纯厚、圆润,梆笛一般比曲笛高四度。笛在民间广为流行,常用于独奏、合奏和戏曲、歌舞伴奏。
唢 呐
俗称“喇叭”,魏晋时期已有,明代正德年以来在中国普遍使用。唢呐音量大,音色高昂、宏亮,富有穿透力,以擅长表演热烈欢快的风格著称,常用唢呐的音域为a1-b3,高音唢呐也称“海笛”,比前者高四度。在大型民族乐队中还有加键的中、低音唢呐。唢呐常用于合奏、独奏,也用于戏曲、歌舞的伴奏。民间婚、丧、节日喜庆的吹打乐队中常用它来渲染气氛。
管子
古代也称“篥”。约公元四世纪自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传人内地。音色深沉、悲凉,所奏乐曲常有如泣如诉之感,故古人也称之为“悲篥”。因其在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故也有“头管”之称。宋代以后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多为竹制,后渐发展为红木制的圆柱形管身,两端常套金属圈或为镶嵌锡箍的形制。
笙
相传为“随”所造。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笙在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还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说唱的伴奏,有方斗、圆斗,大、小等各种形制,音位排列也不尽相同。近、现代使用较普遍的笙为17簧,而专业音乐工作者使用的则发展到2l一37簧,并置有键和和金属共鸣筒,音色明亮、和谐,音域扩大,半音齐全,丰富了表现力。
芦 笙
流行于西南地区苗、瑶、侗、彝、壮等少数民族中,各地形制不一,音色悦耳动听。在上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各村寨,大多有大小不一(最短者20—30厘米,最长者可达2米以上),调性一致的芦笙乐队,并常分有高、中、次中、低音等声部,音管不等(通常5~8管),越往低声部管数越少,最低者只有一管,外套置一竹质共鸣筒,称“芒筒”。
巴 乌
六十年代发掘出来的少数民族乐器。虽然音域仅九度,但音色柔美,娓娓动听。巴乌广泛流传于云南哈尼、苗、彝、傣等少数民族地区。巴乌有大小不同的多种形制,通长约30~50厘米。常用于歌舞伴奏。
排 箫
“八音”分类中“竹”的代表乐器之一,编竹管而成,排箫原称箫或韶箫,10管,相传为舜所造,其形参差像凤翼。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排箫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竹质排箫,距今已2400多年,由13根竹管组成,最长一根22.5厘米,最短一根5.1厘米。
洞 箫
洞箫通常用九节紫竹制,全长约80厘米。吹口在顶端,管身开有六孔,前五背一,近尾端有出音孔2-4个。洞箫发音润柔、轻细。音域为d1-e3,常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