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是太阴历的简称,其制历依据是月相变化,制历原则主要有两个:
1.平均历月=朔望月。因为朔望月(即月相变化)为29.5306日,所以阴历的大月包括30日,小月包括29日。
2.平均历年=朔望月×12。12个朔望月的长度为354.3672日,所以阴历平年为354日,闰年355日。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其制历依据是太阳的回归运动,制历原则主要有两个:
1.平均历年=回归年。因为回归年(即季节变化周期)为365.2422日,所以阳历平年为365日,闰年为366日。
2.平均历月=回归年÷12。由于平均历月=回归年÷12=30.4368日,所以定大月为31日,小月为30日。
阴历反映了月相变化,每个日期都和特定的月相相对应。阳历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每个日期都和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相对应。
另外,我们通常所说的“阴历”并非是太阴历,而是另外一种历法:阴阳历。兼具阴历和阳历的特点。
陰曆是以月亮的周期进行推算的,
陽曆则是以太阳的周期进行推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