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警惕“秋季病”惹上身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警惕“秋季病”惹上身

--------------------------------------------------------------------------------

( 2004-10-11 10:55:57 作者:信息中心 )

近段时间,我国不少地方的天气忽冷忽热,随之而来的是“秋季病”的大肆侵入。为此,专家提醒大家:秋季是多种疾病的易发季节,须根据气候变化,搞好保健防病,防患于未然。

一、防感冒传播。秋天是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办公室内迅速传播。因此,保持良好通风至关重要。同时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体质好的应以轻衣薄衫为主,体质较差的则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加衣物。

另外,每年10月份前后,是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季节,体质较差或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预防接种。秋天气候干燥要适当多饮水,增强机体代谢。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预防。

二、防哮喘发作。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有哮喘病史的应尽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要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被褥,防止受凉。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

三、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室内应安静整洁,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之间,相对湿度在40%—50%之间。慢性支气管炎其中70%是旧病复发者。有旧病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要注意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戒烟少酒。正常人也应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和复发病。

四、防胃病出现。传统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防护:第一,防止腹部受凉。第二,加强体育锻炼。第三,注意饮食调养。第四,讲究心理卫生。第五,避免药物刺激。

五、防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饮食上,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为宜;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脑力工作繁重者,体育锻炼相对不足,平时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监测,对自己的“生命数据”(如血压、脉搏等)有较好的了解,并注意先兆症状。如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六、防秋燥、肤损。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第一,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的东西;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喝甜味饮料。第二,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第三,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溢。第四,饮食宜偏寒凉,而温热类如羊肉、狗肉、虾、韭菜等少吃为妙。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洗浴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