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介绍一下东帝汶这个国家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 帝 汶 简 介

国名: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

重要节日:独立日(即国庆日):11月28日(纪念1975年11月28日东帝汶宣布独立);恢复独立日:5月20日(纪念2002年5月20日联合国向东帝汶移交政权日);独立公投日:8月30日(纪念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主持下就东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自然地理: 面积14874平方公里。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南部、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等。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3/4。最高峰塔塔迈劳山的拉玛劳峰海拔2495米。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侯,其它地区为热带雨林气侯。年平均气温26℃。12月至翌年3月为雨季,4月至11月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人口:78万(2002年12月)。其中78%为东帝汶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德顿语(TETUM)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印尼语和英语为工作语言,德顿语为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约91. 4%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2. 6%信奉基督教新教,1. 7%信奉伊斯兰教,0. 3%信奉印度教,0. 1%信奉佛教。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亚历山大沙纳纳古斯芒(Jose Alexandre Xanana Gusmao),2002年5月正式就任东帝汶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总理马里阿尔卡蒂里 (Mari Alkatiri) ,2002年5月任职。

首都: 帝力 (Dili),人口16.7万人(2004年联合国统计报告)。气候炎热,终年高温,是一个深水良港。

行政区划:下设13个县:阿伊莱乌、阿伊纳罗、包考、博博纳罗、帝力、埃尔梅拉、劳滕、利基卡、马纳图托、马努法伊、欧库西、苏艾和维韦克。第二大城市包考 (Baucau) 又名萨拉扎尔,位于帝汶岛东北部,帝力以东96公里。地处沿海小山谷中,海拔100—200米。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红色屋顶的房屋掩映其间,各色鲜花常年不断,风景优美。该市附近设有东帝汶唯一的国际机场。

历史: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王国统治。1520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次登临帝汶岛,以开展紫檀木贸易为名滞留在那里,逐渐建立起殖民统治。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并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重新瓜分帝汶岛,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名义上改为葡海外省。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542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葡萄牙管理的领土。

1975年葡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革阵于1975年11月28日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1976年宣布东为印尼第27个省。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权利。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问题。1982年联大以50票赞成、50票弃权、46票反对,通过了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从1983年至199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印尼与葡萄牙政府就东帝汶问题进行了十几轮谈判。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和印尼政权更迭后,在内外压力下,印尼总统哈比比于1999年1月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印尼。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就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签署三个协议:东帝汶实行特别自治的宪政框架,东帝汶人民对自治方案进行直接投票的安全安排和操作程序。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负责东帝汶过渡初期工作。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全民公决,45万登记选民中约44万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 5%拒绝自治并选择脱离印尼。哈比比总统当日表示接受投票结果。投票后东亲印尼派与独立派发生流血冲突,东帝汶局势恶化,联合国特派团被迫撤出,约20多万难民逃至西帝汶。9月,哈比比总统宣布同意多国部队进驻东帝汶。此后,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成立由澳大利亚为首、约8000人组成的多国部队,并于9月20日正式进驻东帝汶,与印尼驻军进行权力移交。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东帝汶脱离印尼。同月,安理会通过第1272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简称联东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东帝汶分别举行制宪议会(议会)、总统选举。东独立运动领袖夏纳纳古斯芒当选总统。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政治: 2002年3月22日,东帝汶制宪议会通过并颁布《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东帝汶总统、国民议会、政府和法院共同组成国家权力机关。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仅可连任一届。政府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议会称国民议会,代表全体公民行使立法、监督和政治决策权,最少由52名、最多由65名议员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制宪议会于2002年5月20日宪法生效时自动成为国民议会。总理是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或占议会多数的政党联盟指定,并由总统任命。政府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经济: 地处热带,自然条件较好,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在帝汶海域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估计在10万桶以上。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一些地区的居民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业为经济主要成分,农业人口占东帝汶人口的90%。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檀香木、椰子等,主要供出口。咖啡、橡胶、紫檀木有“帝汶三宝”之称。东帝汶境内多山、湖、泉、海滩,具有一定旅游潜力,但交通不便,许多公路只能在旱季通车。旅游资源尚待开发。

新闻出版:东帝汶有两份报纸:2002年11月8日东帝汶第一份葡语报纸《帝汶邮报》(Timor Post)发行,日发行量约2000份,系独立报纸;《东帝汶之声》(Suara Timor Lorosae),用德顿语、印尼语和葡萄牙语发行,日发行量约2000份。东帝汶尚未成立通讯社,主要葡语新闻均来源于葡萄牙卢萨社(LUSA,又名葡通社)。东帝汶国家电台(RNTL),节目覆盖率90%,用葡语和德顿语播出,东帝汶电视台(TVTL),节目覆盖率30%,用葡语和德顿语播出。东帝汶民族解放军电台-希望之声(RADIO FALINTIL-VOZ DA ESPERANCA),用德顿语和葡语广播。

外交:奉行务实平衡、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重视发展与印尼、葡萄牙、澳大利亚和亚洲国家的关系,积极建立与美、中等大国的合作,广泛寻求国际援助,以促进经济重建。 2002年9月27日,第57届联大会议接纳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1个会员国。

东帝汶概况

国名: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ast Timor)

重要节日:独立日(即国庆日):11月28日(纪念1975年11月28日东帝汶宣布独立);恢复独立日:5月20日(纪念2002年5月20日联合国向东帝汶移交政权日);独立公投日:8月30日(纪念1999年8月30日在联合国主持下就东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

自然地理: 面积14874平方公里。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南部、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等。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森林茂密,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3/4。最高峰塔塔迈劳山的拉玛劳峰海拔2495米。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侯,其它地区为热带雨林气侯。年平均气温26℃。12月至翌年3月为雨季,4月至11月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

人口:78万(2002年12月)。其中78%为东帝汶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德顿语(TETUM)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印尼语和英语为工作语言,德顿语为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约91. 4%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2. 6%信奉基督教新教,1. 7%信奉伊斯兰教,0. 3%信奉印度教,0. 1%信奉佛教。

身着传统服饰的古斯芒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亚历山大沙纳纳古斯芒 (Jose Alexandre Xanana Gusmao) ,2002年5月正式就任东帝汶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总理 若泽拉莫斯奥尔塔 ,2006年7月任职 。

首都: 帝力 (Dili),人口16.7万人(2004年联合国统计报告)。气候炎热,终年高温,是一个深水良港。

行政区划:下设13个县:阿伊莱乌、阿伊纳罗、包考、博博纳罗、帝力、埃尔梅拉、劳滕、利基卡、马纳图托、马努法伊、欧库西、苏艾和维韦克。第二大城市包考 (Baucau) 又名萨拉扎尔,位于帝汶岛东北部,帝力以东96公里。地处沿海小山谷中,海拔100—200米。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红色屋顶的房屋掩映其间,各色鲜花常年不断,风景优美。该市附近设有东帝汶唯一的国际机场。

历史: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王国统治。1520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首次登临帝汶岛,以开展紫檀木贸易为名滞留在那里,逐渐建立起殖民统治。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并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重新瓜分帝汶岛,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名义上改为葡海外省。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542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葡萄牙管理的领土。

1975年葡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革阵于1975年11月28日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1976年宣布东为印尼第27个省。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权利。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问题。1982年联大以50票赞成、50票弃权、46票反对,通过了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从1983年至199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印尼与葡萄牙政府就东帝汶问题进行了十几轮谈判。

东帝汶国防军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和印尼政权更迭后,在内外压力下,印尼总统哈比比于1999年1月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印尼。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就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签署三个协议:东帝汶实行特别自治的宪政框架,东帝汶人民对自治方案进行直接投票的安全安排和操作程序。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负责东帝汶过渡初期工作。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全民公决,45万登记选民中约44万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 5%拒绝自治并选择脱离印尼。哈比比总统当日表示接受投票结果。投票后东亲印尼派与独立派发生流血冲突,东帝汶局势恶化,联合国特派团被迫撤出,约20多万难民逃至西帝汶。9月,哈比比总统宣布同意多国部队进驻东帝汶。此后,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成立由澳大利亚为首、约8000人组成的多国部队,并于9月20日正式进驻东帝汶,与印尼驻军进行权力移交。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东帝汶脱离印尼。同月,安理会通过第1272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简称联东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东帝汶分别举行制宪议会(议会)、总统选举。东独立运动领袖夏纳纳古斯芒当选总统。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渔民在帝力附近的海边撒网捕鱼

政治: 2002年3月22日,东帝汶制宪议会通过并颁布《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东帝汶总统、国民议会、政府和法院共同组成国家权力机关。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仅可连任一届。政府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议会称国民议会,代表全体公民行使立法、监督和政治决策权,最少由52名、最多由65名议员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制宪议会于2002年5月20日宪法生效时自动成为国民议会。总理是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或占议会多数的政党联盟指定,并由总统任命。政府成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东帝汶局势紧张 中国政府派包机撤侨

2003年5月19日,两名东帝汶人身着传统服装在首都帝力街头敲鼓参加独立一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新华社/法新

经济: 地处热带,自然条件较好,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锰、铬、锡、铜等。在帝汶海域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估计在10万桶以上。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一些地区的居民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业为经济主要成分,农业人口占东帝汶人口的90%。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薯类等。粮食不能自给。经济作物有咖啡、橡胶、檀香木、椰子等,主要供出口。咖啡、橡胶、紫檀木有“帝汶三宝”之称。东帝汶境内多山、湖、泉、海滩,具有一定旅游潜力,但交通不便,许多公路只能在旱季通车。旅游资源尚待开发。

新闻出版:东帝汶有两份报纸:2002年11月8日东帝汶第一份葡语报纸《帝汶邮报》(Timor Post)发行,日发行量约2000份,系独立报纸;《东帝汶之声》(Suara Timor Lorosae),用德顿语、印尼语和葡萄牙语发行,日发行量约2000份。东帝汶尚未成立通讯社,主要葡语新闻均来源于葡萄牙卢萨社(LUSA,又名葡通社)。东帝汶国家电台(RNTL),节目覆盖率90%,用葡语和德顿语播出,东帝汶电视台(TVTL),节目覆盖率30%,用葡语和德顿语播出。东帝汶民族解放军电台-希望之声(RADIO FALINTIL-VOZ DA ESPERANCA),用德顿语和葡语广播。

外交:奉行务实平衡、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重视发展与印尼、葡萄牙、澳大利亚和亚洲国家的关系,积极建立与美、中等大国的合作,广泛寻求国际援助,以促进经济重建。 2002年9月27日,第57届联大会议接纳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1个会员国。

与中国关系: 2002年5月,东帝汶与中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国成为第一个与东帝汶建交的国家。2000年1月,古斯芒总统访问中国。

参考资料:||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610/29/ba***********_1406102907266.gif

东帝汶(德顿语:Timor Lorosa'e,葡萄牙语:Timor-Leste),全名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一位于东南亚地区帝汶岛东端的国家,1999年8月底通过公投决定从印尼独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独立,成为世界第192个独立国家。

简介

东帝汶位于帝汶岛的东端,领土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被印尼所包围而孤立的飞地欧库西地区(Oecussi)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等。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境内多山,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其他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东帝汶人口74.8万(1990年),主要是巴布亚人和马来人后裔,居民中约91.4%信奉罗马天主教。

东帝汶政府采用“Timor-Leste”同时作为其葡语和英语的国名。leste是葡语“东”的意思。;而Timor本来是印尼语timur,也是“东”的意思。

东帝汶曾于1975年爆发独立革命,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但在1976年东帝汶被印尼入侵,长期非法占领。后来于1999年东帝汶公投决定独立,经联合国托管约两年半,于2002年5月20日零时正式恢复独立,国名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历史

13世纪- 宋代赵汝适于1225年著成的《诸蕃志》一书有关于“底门国”的记述,底门国即今帝汶,已有国王,无东和西之分。

14世纪-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到过“古里地闷”,并于1349年所著《岛夷志略》有专篇记述:地多檀香树,并记述泉州吴宅商人带领百余人放洋到“古里地闷”贸易。“古里地闷”即今帝汶。

15世纪-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曾到帝汶。随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费信著《星槎胜览》中有关于“吉里地闷”的记述。“吉里地闷”指今帝汶。

16世纪 - 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东帝汶。

1613年 - 荷兰势力侵入并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

1859年 - 葡、荷签订条约,重新瓜分帝汶岛。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

1942年 - 日本占领东帝汶,战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

1951年 - 名义上改为葡海外省。

1960年 -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葡萄牙管理的领土。

1975年 - 爆发独立革命,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1976年 - 印尼入侵并占领东帝汶。

1999年 - 东帝汶公投独立成功,在正式实施前由联合国托管达两年。

2002年5月20日 - 正式恢复独立,国名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

东帝汶有十三个省:

劳滕省(Lautem)

包考省(Baucau)

维韦克省(Viqueque)

马纳图托省(Manatuto)

帝力省(Dili)

阿伊莱乌省(Aileu)

马努法伊省(Manufahi)

利基卡省(Liquica)

埃尔梅拉省(Ermera)

阿伊纳罗省(Ainaro)

博博纳罗省(Bobonaro)

Cova-Lima

欧库西省(Oecussi-Ambeno)

地理

东帝汶位于印尼岛链之一的帝汶岛东端。境内多山,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其他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经济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大部分物资都要靠外国援助,虽然经济正在尝试进一步地发展,但目前的经济状态并不良好。

人口

2002年12月有78万。为东帝汶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占78%,印尼人占20%,亦有2%华人。约91.4%居民为罗马天主教徒,基督教新教徒占全国人口2.6%,1.7%是穆斯林,0.3%是印度教徒,0.1%为佛教徒。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