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柏林危机发生在40年代末,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
两次危机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之久了。在两次柏林危机中,都有人品图利用自
己的核优势,获得自己还没到手的东西,跃跃欲试差点扣动核扳机,有时候核战争确有
一触即发之势。
6.1孤零零面对一只露着大牙的狗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德国战败投降,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
德国东部为苏军占领区,西部为美、英、法3国军队占领区。
柏林处于远离西德100英里的苏军控制的东德境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
盟国所缔结的军事和外交协定,只规定柏林由美、英、法、苏四方共管,而没有对西方
进入柏林的通道作出明确规定和保证。
1948年,苏联和美、英、法等国的一系列行动,使柏林分裂为苏联占领的东柏
林和美、英、法占领的西柏林。西柏林位于苏军占领区的中心,自己有独立的政府和西
方盟国的卫戍部队,西方把它看成"存在于铁幕的共产主义那边的最后一个'民主岗哨'”。
苏联认为,西方势力在柏林的存在是危险的、不能容忍的,早就想拔掉这个眼中钉、肉
中刺。
但在1949年以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武器的国家,斯大林手里没有核
武器。美国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和苏联打交道。为应付第一次柏林危机,美国于194
8年3月至12月先后制定过"大热天"、"欢乐"、"烧灼"三个核打击计划,准备用34
枚、50枚和133枚原子弹,分别袭击苏联的24座、20座和70座城市目标;还
考虑到战争有可能拖延两年时间,于是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再向苏联投掷200枚原子弹,
摧毁苏联40%的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在美国的讹诈战略中,核武器和常规
武器一样,被认为是可以使用的,被认为是一种摧毁敌人工业中心的一种更有效的爆炸
物。当时,美国主张不仅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还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
原子弹的增加,被认为仅仅是增加了美国战略武库中的威力。
美、英、法等国为加强在中欧的地位,不仅策划在西德和西柏林建立三国"联合占领
区",而且着手利用"马歇尔计划"复兴德国,宣布单方面实行"币制改革"。这些举措,受
到苏联的强烈反对。东西方的矛盾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1948年3月5日,德国美占区军事长官卢修斯克莱向美国发回一份电报,加
深了美国人对战争的恐惧感。克莱报告说,苏联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杜鲁门总统
看了电报后惴惴不安,在给国务卿马歇尔的一张短笺上草草地写道:“俄国会先动手吗?
谁将扣动扳机?那时我们该怎么办?”
中央情报局在报告中也说,它不能保证60天之后不发生战争。因此,美国防部开
始处于戒备状态;海军作战部长建议采取措施,"使美国人民对战争有所准备";陆军部
长询问:把"鸡蛋"——原子弹——运到地中海需要多长时间;空军部长秘密建议:如果
苏联拒绝撤出中欧,美国就往俄国投几枚原子弹。那时候,美国的武器库中约有20枚
原子弹,而苏联却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绝对的核优势,使美国军队中有的人趾高气扬,
跃跃欲试。
对当时的紧张气氛,美国报纸作了绘声绘色的报道。有一则消息说,有整整一周,
"在国会大厅,在街头巷尾,美国公民到处都在谈论美苏之间有可能要发生的战争"。艾
尔索普兄弟报道说:“华盛顿今天的气氛,已不再是战后的气氛,而是战前的气氛。”
克莱向华盛顿发回的电报,使美国人胆颤心惊。一方面,造成了一种对苏联咄咄逼
人的气势;另一方面,达到了帮助军方领导人对付国会听证会的目的,因为危机有助于
做国会的工作。这份电报,不仅有助于宣传马歇尔计划,而且有助于政府实现诸如为军
队争取更多的拨款和恢复征兵制等目标。
3月25日,克莱虽然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宣称他的“电报被过分用来做文章
",但并没有缓解紧张气氛。美国防部长福雷斯特尔的神经仍然绷得很紧。
3月30日,国防部长向空军提出一个问题:“把B—29(原子弹)运出储存库
需要多长时间、多快速度?"他念念不忘的问题是:美国必须有所准备。美国对战争准备
不足,使这位国防部长焦虑不安,夜不能寐。
当时,空军主张依靠原子弹,要求建造的轰炸机越来越大;海军更是踌躇满志,要
求增加巨型航母。
1948年上半年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一系列会晤中,产生了后来被称为"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的同盟。当时对会晤是高度保密的,采取的保密措施也非常严密。参加会晤者
为了避人耳目,都从国务院的车库里溜进会晤地点。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做到万无一失。
谁也没有想到,英国代表团的一个成员唐纳德麦克莱恩是苏联间谍。
会晤内容很快传递到苏联人那里。斯大林从两种制度势不两立的思维模式出发,得
出他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苏联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西方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无疑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包围。
美国人凯南分析了斯大林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的心理状况。他说:“就像一个人
误入一个四周有围墙的花园,发现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一只露着大牙的狗。这条
狗暂时还未露出凶相。这里,可以肯定,我们最好是先假设这牙齿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关
系。"然而,和露出牙齿、狺狺作吠的恶犬讲友好关系,也未免太天真了。
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苏联控制下的统一的德国。另一方面,一个脆弱的德国又将阻
碍欧洲的"复兴"。所以,福雷斯特尔等人决心把德国重建成西方的堡垒,即使这样做会
导致德国的分裂,他们也在所不惜。形势的发展,使苏联人肯定地认为,他们最担心的
事情已经发生:在他们的边界,已重新建起了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德国;资本主义国家
正联合起来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旗势汹汹地对苏联进行战争恐吓,其中包括进行核威
胁。
1948年夏天,苏联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西方的行动。
6月中旬,苏联开始阻拦从西区往西柏林运送煤炭的货运列车,理由是"车厢有毛病。”
第二步,针对客运列车采取行动:守在边界上的红军卫兵,开始每隔一列客车,就
挡回一列,理由是:“车站拥挤。”
6月26日,西占区币制改革开始生效,苏联的反应是,在24小时之内,切断了
西德与柏林之间的一切陆上通道,停止向西柏林供电。西柏林的200万居民只有够吃
36天的食物了。人们感到了压力。6月22日,苏联决定在东柏林发行新货币,作为
整个大柏林的流通货币,以杜绝西占区货币在东占区和东柏林地区流通。
6月23日,西方宣布,在西方控制的柏林地区和西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