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医学观念日益更新,医学思潮趋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人们基于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识,转向信赖于天然保健品、传统药物、传统疗法。这使历经数千年实践的中药显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悉,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应用,欧美等地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限制,部分国家甚至已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一些国家还开办了中医药正规学历教育,中药对以欧美国家为主的传统西药市场形成强大冲击。在开发成本上,中药也较为低廉。一般在美国开发一个西药新品种需要上亿美元,而中药开发费用在中国仅需人民币四五百万元。目前,国外已对中药进行大量开发,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专利。但从当前市场资料显示,国际中草药市场高达150亿美元的分额中,中国仅占其中的5%,其余份额基本被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瓜分。在此情况下,作为中药鼻祖的中国,打好“保卫战”已迫在眉睫。
一、要从舆论导向上激发国民开发、热爱传统中药的热情
据资料显示,中国现有中药资源极其丰富,资源种类多达1.28万种;数千年中医药实践积累的有记载方剂达10万余个。尤其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当地工业不发达,环境污染较少,而这些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蕴藏着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这一类地区的中药材大量开发,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同时,中药的作用不仅在于疗身,还可用于美化、优化生活环境。人们利用庭前屋后、阳台等生活空间种、养中药材,既可优化环境、美化家,又可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很好的熏陶。因此,为了适应“入世”需要,真正使我国的中药材走向世界,我们应从舆论上大力宣传祖传统中药,让人们了解中药在人类医药史中的贡献和作用,了解中药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使人们重视中药文化的发展,引导更多的人使用中药。
二、要从大力挖掘整理保护传统药验方中丰富和发展中药学
中药在我国源远流长,一些偏方、验方在各地都有流行。各地在发展中药经济中,要注重这些民间偏方、验方和有记载药方的开发利用。由于民间偏方、验方在各地都有一定的群众消费基础,在开发民间偏方、验方中容易从小市场启动中得到初步成功。但要注意申请民间偏方、验方和有记载药方的专利,不但要在国内注册,还要在国际注册,同时要注意做好品牌的品类优化管理和服务,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和覆盖率,以有效地保护发展祖先留下的这些知识产权。
三、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生物制药企业为龙头,带动中药业的综合发展
应建立中国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体系,加强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向科技先导型和跨国产业集团方向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选择国外急需而国内成熟的品种,开发“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贮存、携带、服用方便)的新型中药,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应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生物制药企业为龙头,带动广大农村的养殖业、种植业和中药材炮制加工业,走综合发展的生物制药产业化道路。
四、政府要注意协调中药产业的规范发展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牵头成立专题协作组,召集专家对中国“入世”后中医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细加分析,并及早提出行动方案。有关部门应从中药原药的种植到市场研究等几个关键阶段给予扶持,尤其要大力支持发展有机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支持一些大型的传统中医药企业采用新装备,提升其产品结构;加快中医药企业创新能力和中药二次开发能力的提升;对以技术、信息等协会形式服务的中介组织给予必要的奖金扶持,以鼓励发展;尽快提升和制定中药的相关标准,不断完善中药质量管理体系,统一质量标准,与国际有关中药机构论证标准接轨,以使我国中药更快地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