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18日凌晨2点,波斯湾地区,多国部队从布署在沙特阿拉伯空军基地的发射架上,向一望无垠、神秘的夜空中发射了一枚“爱国者”导弹。这枚导弹像闪电一样迅速划破长空,钻入厚厚的云层里,在闪出几团灼目的火光后,将一枚正在飞行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准确无误地击毁。
1月22日,在黎明的天空中,又有两枚“爱国者”导弹拖着长长的火焰腾空而起,一举击落正高速飞往利雅得的两枚“飞毛腿”导弹,欢呼的人群在利雅得的街头拾到了被击毁导弹的碎片。
美军“爱国者”导弹的大出风头,不仅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的市民们暂时解脱了连日来备受伊拉克“飞毛腿”导弹袭击的威胁之苦;而且,还标志着将侦察卫星直接用于情报战的时代已经来临。
伊拉克发射的“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早期制造的地对地战术导弹。它采用头、体分离,车载越野方式,因此具有高度的机动性。伊拉克拥有的“飞毛腿”导弹有B、C两种型号,射程为30公里~600公里,不仅可携带常规弹头,而且还可以携带核弹头,具有反应速度快、发射准备时间短的特点,从瞄准到发射只需要7分钟,尤其是它能装载化学弹头,所以一直成为多国部队的心腹之患。
因此,“飞毛腿”导弹从开战之初就一直被伊拉克用来作为对付多国部队的一张王牌。在战前,萨达姆为了显示伊拉克的实力,向多国部队施加压力,亲自下令发射了两枚“飞毛腿”的实验导弹。然而就是这两枚用于实验的导弹,埋下了日后灾难的种子。
“爱国者”导弹,是美国最新发明的反导弹武器,每枚造价高达80万美元。由于它采用了先进的预警、追踪自动装置,可以较准确地拦截各种导弹。而它的核心秘密在于,由被美国情报界称为“天眼”的导弹发射侦察卫星,从太空中发现目标,并测定出它的轨道数据等情报,再及时地传给地面,然后引导“爱国者”完成使命。
被美国部署在印度洋上空的三颗同步轨道DSP卫星,是一种专用于侦察导弹发射的卫星。这几颗卫星,会同于1989年3月24日发射的另外一颗专门用于采集空间火箭焰烟数据的卫星,组成了一个由6000个红外探元构成的情报探测网,每12秒钟就对伊拉克扫描一次,严密地监视着伊拉克所有尾部带有火焰的飞行物,并当做情报记录下来。
因此,每次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一发射升空,侦察卫星即观察到它的红外特征,并把这些收集到的情报立即传给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美国地面卫星站,同时再经过通信卫星,将情报传送给美国本土科罗拉多州的航天司令部导弹预警中心。两地的计算机再将这些情报,与已经库存的有关伊拉克两发试射导弹的信息进行比较,马上就得出了弹着区,卫星再把弹着区数据传送到利雅得的美军指挥部,以及“爱国者”导弹发射指挥中心,整个过程只需要2分钟时间,而“飞毛腿”导弹到达沙特阿拉伯或以色列的时间为7分钟。因此,美国的“爱国者”导弹有足够的时间来还击。
在“沙漠风暴”期间,美国虽然只在沙特部署了12个导弹连,发挥的作用却非常巨大。伊拉克一共向沙特阿拉伯发射“飞毛腿”导弹43枚,“爱国者”成功地拦截了其中的29枚,另有11枚因射向沙漠或海域而未进行拦截。伊拉克向以色列也发射38枚“飞毛腿”导弹,在发射了10枚以后,就被“爱国者”成功地进行了拦截,成功率同样很高。因此,战后外国评论界一致认为,现代化的情报手段,是“爱国者”导弹在海湾战争中大显威风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