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
怎么才能将一大堆文件有序存放?早先,墨守成规的文书们把它们摞在一起,或用带子捆成一卷,或用线绳缝缀起来。可突然需要时要从中找出一张得花不少时间。19世纪中叶,为了方便寻找,人们开始用裁缝用大头针在纸张一角将文件别起来,可是又时常扎破手指。发明一种安全有效的办公用品的想法,几乎同时在三个人脑中产生,但普遍认为曲别针的发明者是挪威数学家约翰瓦勒,因为三人中他的设计草图上标注的日期是最早的——1899年。
在挪威,这件事总是令其国人特别自豪。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军禁止挪威人使用带挪威国王姓名首写字母的纽扣,为了强调对民族传统的忠实,他们在衣服上别上曲别针。不仅如此,1990年2月,还在首都奥斯陆市中心竖起了一个高5米的曲别针形不锈钢纪念碑。
在有拉链、钮扣或其他扣件之前,我们的祖先都是用较大的针把他们的衣服扎牢在一起。但是针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锐利的针尖很危险,而且针也容易滑落。
大约在4000多年前的克里特岛上,有人制作了看起来似乎可以去扣住衣服的类似大型安全别针的物件,从而为人们扣衣服找到了一个十分出色的解决办法。这类青钢别针被弯过来,用扣子扣住一端以避免针尖造成危险。后来设计的别针还设有一个弹簧,以使它们夹牢。
许多古代人——从希腊人、罗马人,到古代不列颠凯尔特人,都使用老式的安全别针。人们通常将这种别针高高地佩饰着,所以它们与其说是别针,不如说是胸针。然而到19世纪时,人们已经遗忘了古代别针,直到1849年沃尔特亨特发明了现代安全别针。
亨特发明了许多小东西,而且这些发明大都获得了专利。由于专利申请需要图样,因此亨特常常欠为他画图样的画家的债。他用自己以一段旧的金属丝所能做的不管什么东西的专利权,才了结了画家的债务。一个名叫理查森的画家只付给亨特400美元,就买下了安全别针的专利权。
20世纪初,安全别针已被作为很廉价而常用的东西出售,与古代青铜扣衣针相比真是微不足道。而现代,别针又有了新变化,人们将别针略加改造,制作成各种饰物,又使之成为流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