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斜塔??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护珠斜塔

上海市松江天马山护珠塔,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79),比比萨斜塔早建近百年。目前此塔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6.63度、超过倾斜度5.2度的比萨斜塔一度多,据说,当地的风向大都由东南吹来,风力正顶着倾斜的塔身,这就是此塔长倾不倒的主要原因。

右江斜塔

尤为神奇的是,我国有些斜塔竟是有意造成。如建在广西崇左县右江江心岛上的归龙塔,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为五层六角形砖塔,塔高8.82米,塔身斜度为4度,倾斜达一米多。江心岛上风势较猛,土质较软,据考证,这便是古代筑塔工匠在建塔时,考虑到江心风及地基等因素,有意筑斜的。专家们说,如果不倾斜的那一面对着风、顶着风暴、天长日久早已坍了。

绥中斜塔

坐落在辽宁省绥中县前玉镇的斜塔,建于辽代,砖砌3层,八角形,塔高10米。该塔塔身向东倾斜已达到12度之多,大大超过比萨斜塔的斜度。

虎丘斜塔

虎丘斜塔,塔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此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座江南最古老的大型砖塔在建造时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历次修葺,并没有控制住塔身倾斜。1976年,该塔出现危险情况,塔墩裂开,墩砖压碎,当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临时排险措施。1981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加固修缮。使这座古塔控制了倾斜。经测定,塔身的倾斜度和沉降都处于稳定状态,现在塔顶中心偏离塔底中心2.32米,塔身倾斜度为2.47度,被国外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护珠斜塔

上海市松江天马山护珠塔,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79),比比萨斜塔早建近百年。目前此塔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6.63度、超过倾斜度5.2度的比萨斜塔一度多,据说,当地的风向大都由东南吹来,风力正顶着倾斜的塔身,这就是此塔长倾不倒的主要原因。

右江斜塔

尤为神奇的是,我国有些斜塔竟是有意造成。如建在广西崇左县右江江心岛上的归龙塔,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为五层六角形砖塔,塔高8.82米,塔身斜度为4度,倾斜达一米多。江心岛上风势较猛,土质较软,据考证,这便是古代筑塔工匠在建塔时,考虑到江心风及地基等因素,有意筑斜的。专家们说,如果不倾斜的那一面对着风、顶着风暴、天长日久早已坍了。

绥中斜塔

坐落在辽宁省绥中县前玉镇的斜塔,建于辽代,砖砌3层,八角形,塔高10米。该塔塔身向东倾斜已达到12度之多,大大超过比萨斜塔的斜度。

虎丘斜塔

虎丘斜塔,塔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此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座江南最古老的大型砖塔在建造时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历次修葺,并没有控制住塔身倾斜。1976年,该塔出现危险情况,塔墩裂开,墩砖压碎,当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临时排险措施。1981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加固修缮。使这座古塔控制了倾斜。经测定,塔身的倾斜度和沉降都处于稳定状态,现在塔顶中心偏离塔底中心2.32米,塔身倾斜度为2.47度,被国外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