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剥制好的羊皮囊就是这样吹起来的。
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
羊皮筏子需要人用嘴吹气,使其胀满,故当地人见到有人夸海口,说大话,往往以“请你到黄河边上去”来讥讽,意思是让其去吹羊皮囊或牛皮囊,据考证,俗话“吹牛皮”就来源于此。
制作羊皮筏子的关键是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每一个羊皮筏需9—12个皮囊,不要看羊皮囊小,若500个羊皮囊扎成一个大筏子载上货物,其气势如同雄伟的“军舰”。
今日黄河上依然漂流着羊皮筏子,乘筏人已不仅是贩卖瓜果蔬菜的货主,更多的是寻幽探奇的游客,到黄河边乘羊皮筏子已变成一种休闲。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常清民文并摄影
摆渡时,皮筏子基本上是顺流而下,用力划向对岸,返回时则筏客子将筏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处,再顺流回来。
坐羊皮筏子渡河的人们。
《人民日报海外版》